【新唐人2011年9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特稿)馬來西亞有兩個國慶日,一是8月31日,另一是9月16日。後者在2009年以前並不被馬國國陣政府和民眾重視,直到中央政府於2010年首次把9月16日列為國定假日後,才廣為民眾所知。
今年不但是馬國第一次在9月16日慶祝國慶,總理納吉(Najib Tun Razak)還在昨晚電視演說中,宣布將取消一系列馬國民眾恨之入骨的違反人權惡法,可謂意義重大,更彰顯執政當局極力拉攏沙撈越(Sarawak)和沙巴(Sabah)民心的心態。
馬國於1957年8月31日,以不流血方式從英殖民地身份獨立為一個國家,當時名為馬來亞(Malaya)。馬來亞由泰國以南12個州屬組成(或稱馬來半島),新加坡當時也是馬來亞的州屬之一。
稍後在馬國國父東姑阿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積極運作下,與馬來半島相隔一個南中國海、同是英殖民地的沙撈越和沙巴,也於1963年9月16日正式加入馬來亞,組成今天的馬來西亞(Malaysia)。
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後因政治意識型態與東姑阿拉曼發生歧見,新加坡於1965年8月9日退出馬國,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逾50年來馬來半島11個州屬,都視8月31日為國慶日,並且熱烈慶祝,對9月16日反而相當漠視;沙撈越和沙巴的民眾則冷淡對待8月31日,熱烈慶祝9月16日。
2010年國會在野黨領袖安華(Anwar Ibrahim)挾著2008年3月8日成功瓦解執政黨「國民陣線」國會三分之二的優勢後,大動作拉攏沙撈越和沙巴國陣國會議員跳槽。
他並在媒體宣佈馬國將於同年9月16日變天,在野黨將入主中央,雖然安華的目的最後並未達成,但成功喚起馬來半島民眾和執政黨對9月16日的注意。
馬來半島近年因網路科技的發達,儘管中央政府極力箝制平面和電子媒體的新聞自由,民眾卻得以透過手機簡訊、微博和臉書,接觸在野黨無法在主流媒體發表的言論和看法,也促使民眾對執政黨的離心力日增。
反之沙撈越和沙巴卻仍是國陣的大票倉,一般認為國陣政府為了穩住沙撈越和沙巴的民心,以便繼續鞏固在國會的執政權,因此才宣佈9月16日自2010年起列為國慶日,並取名「馬來西亞日」。
今年國陣政府又突如其來的宣佈今年第54屆國慶日改在9月16日舉行,原因是8月31日國慶日適逢佔馬國6成以上人口穆斯林「開齋節」節的第二天。這是馬國獨立以來首次在非8月31日慶祝國慶。
國陣政府這一連串動作,也許就如同許多分析家和網友在聽聞納吉宣佈取消一系列惡法之後,今天在網路媒體和臉書上所說的:「第13屆大選的腳步就在轉角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