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後突顯化學品管理的重要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9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14日電)塑化劑風暴後,顯現化學品管理問題,政府擬設「國家化學物質登陸管理資訊平台」目前擬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規劃。環團則認為,化學品流通市面前,環保署才應扮演源頭管理角色。

目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有298種,依毒性強弱分4類。依環保署預估,未來每年將有400多種新化學物質出現,其中普遍缺乏安全資訊,皆需逐一評估其危害性。

基於保障勞工職業安全,勞委會去年底完成國內既有化學物質清單提報作業,統計國內約有6萬4000多種既有化學物質。勞委會送交行政院核定的「職業安全衛生法」草案中也規定,針對未來新增化學物質擬全面登錄,且會針對廠商若藉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修正商業機密的定義。

目前環保署也擬修訂毒物管理法規範,要求廠商製造、輸入達一定量的既有化學物質或新化學物質,業者需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登錄化學物質的運作情形、物質特性及暴露、危害評估,並每年申報製造或輸入量,才能使用。

行政院日前要求各相關部會規劃執行的「國家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與資訊應用機制推動方案」計畫書中,明確指出「台灣沒有國家化學物質清單」,後由勞委會逐一統計出國內既有化學物達6萬多種,卻也指派勞委會設置規劃「國家化學物質登錄管理資訊平台」。

對於究竟新增或既有化學品登錄管理應由誰來統籌管理的問題,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末端管制難以保證環境安全,且失去製程端管理,對勞工也是性命威脅。環保署應結合工業局、勞委會、衛生署等單位,儘速建立化學品的「源頭管理機制」。

環保署毒物管理處長林建輝表示,塑化劑事件後突顯化學品管理的重要,化學品管制至少應成立3級或4級以上單位專職專管,目前組織法草案編制,對於化學品管制人力僅以「科」約6人編制來規劃。

各界對環資部職掌歸屬仍有多方意見待協調,目前環資部組織改造將於第2階段進行。林建輝說,以化學品管理角度來看,環保署有責任做好源頭管理,但組織改造仍需等候,是否有3級或4級專責管理也待行政院協調,即便是編制人力少,也有人少的做法,至少要有經費才能做好。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則認為,各政府部會因專責業務不同,因此化學品管制一定需跨部會管理,化學品在尚未流通在市面前,環保署理當應扮演好源頭管理者的角色。

環團指出,在國際上,化學品登錄管理多在環保機關,政府組織改造後,環保署將成為環境資源部,其編制內針對化學品管制的人力組織效仍待提升,應當成立跨部會專責分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