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昌海:專制意識形態教育把仇恨之火燒向自己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8月28日訊】美國社會裡,一個家庭要進入中產階級的行列,是相當容易的。人們大學畢業,甚至高中畢業,夫妻二人都有正式的工作,家庭年收入在三、四萬至十萬美元之間,就屬於中產階級之列。進入收入最低的5%,屬於貧困線以下的,一般是單親家庭、或因重病沒有工作的人;要進入收入最高的5%,就要困難一些,家庭收入需要超過十五萬;年收入超過二十五萬,就進入最上層的1%~2%了。

美國亞特蘭大東北郊區,是華人專業人士聚集的地方。華人集中的地方,一般都是學區好、房子貴的地段。這裏,幾十平方英里的區域內,集中了六、七個高爾夫球場和好幾個鄉村俱樂部。區內有一條叫「舊阿拉巴馬路」、或者「舊州道」的街道,上有一棟據悉價值兩千萬美元的莊園。知情的人士說,這棟豪宅面積巨大,有長達四百米的羅馬花園、游泳池、網球場,帶噴泉和水榭的湖泊,濱臨區內著名的查塔呼期河,甚至還有個私人的六洞高爾夫球場。按當地郡政府的房地產稅率來算,這棟豪宅每年的房地產稅就要二十萬美元!所以,就算是進入美國家庭最上層2%的家庭,恐怕也買不起這樣的房子。不光是買不起,就是有人送,衝著這每年二十萬的房地產稅,一般人也養不起。但即使這樣屬於美國富人中的富人、價值上千萬美元的家庭,其街對面鄰居的房子,許多也就在二、三十萬美元之譜,價格差了一百倍。豪宅沒有籬笆和圍牆,只有一道在高爾夫球場旁邊、裝飾性的矮矮石牆,抬腿就能跨過去的。中產階級和巨富階層,就這樣和諧的共處在一個寧靜的社會裡。

洛杉磯市中心有一條「乞討街」,那裡聚集著眾多無家可歸者,他們所有的家當就是卷在身上的那堆破布和放在身邊的一個破碗。在「乞討街」的北面,是好萊塢的星光大道,沿著大道向北行進,就是地價昂貴、明星巨賈集中居住的比弗利山莊。在那裡,比比皆是的豪宅在鮮花綠樹掩映下若隱若現,不時會有一輛加長林肯牌轎車從街邊駛過。

富人的奢華生活在不經意間被掀開了隱秘的一角。近乎咫尺間,窮與富以極不協調的方式「昭示」著自己,極其強烈的反差理所應當給窮人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一位中國大陸的人士感慨:「十幾街之隔,我看到了一個赤貧的美國與一個奢靡享樂的美國。美國的窮人心裏能平衡嗎?窮人和富人怎麼能相安無事?美國的窮人難道不仇恨富人嗎?!」

在一次採訪活動中,記者和當地一名警察談到洛杉磯的犯罪率。記者特地問:「洛杉磯有沒有專門針對富人的犯罪?」他回答:「這裏經常有搶劫殺人的案件發生,但並不只是專門針對富人。」記者問:「是不是富人保鏢成群,防守嚴密,盜賊無法接近?」他回答:「不是,富人的豪宅大院基本都沒有圍牆,而且多數富人沒有保鏢。」記者又問:「窮人難道不仇恨富人嗎?」警察回答:「為什麼要仇恨他們?大多數富人通過正當手段掙錢,不偷不搶不貪不佔,他們的財富得到法律的保護。」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或許是美國多數富人不擔心財富被人惦記的原因之一。中國大陸人士和美國人談到如何看待財富問題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不怕財富不平等,就怕機會不平等」。

在美國,每個人獲得的比較機會平等。一名在南加州大學任教的學者指出,任何國家都不存在絕對的平等機會,但美國是一個承認實力的國家,無論你來自什麼家庭,只要有實力,基本都會得到承認。從接受教育的機會來說,他不否認美國的富家子弟會得到更多的機會,比如富家子弟能上得起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但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進好學校,只要出類拔萃,就會得到學校不同方式的資助。在價值觀方面,不管是富家後代還是平民子弟,美國的年輕人大都以花自己掙來的錢為榮,以向父母伸手要錢為恥,這就決定了他們更注重個人奮鬥而不依賴父母。這就是為什麼像比爾•蓋茨那樣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更能得到人們推崇的原因之一。

根據這位學者進行的一次社會調查,多數美國人認為,他們能夠通過不同的機會在社會上找到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地位。這就使美國人基本上能對財富保持著一種平和的心態:「我羡慕你富有,但我不會因為你比我有錢而嫉恨你。」

而長期研究美國稅收政策的一位專家指出,美國比較成功地利用了稅收槓桿來調節貧富心理落差。收入多多交稅,收入少少交稅,偷稅漏稅者受法律制裁。高收入者是美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的主體,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群體所繳納的稅款每年佔美國全部個人稅收總額的60%以上,是美國稅收最主要的來源之一。也就是說,美國政府巨大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占人口少數的富人,而不是占納稅總人數絕大部分的普通工薪階層。在住房方面,住豪宅大院的富人要繳納昂貴的房產稅,裝陋室」的平民少交或不交房產稅。

合理公平的稅收政策使富人與窮人各有所得,又各有所失,於是各自求得了心理的平衡。

不少美國人認為,美國不少富人樂善好施,信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原則,這或多或少地緩解了貧富矛盾。

美國是世界捐款大國。社區里經常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捐款活動,呼籲捐款的信件會時常提醒人們莫忘獻出愛心。有句話說,「美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富人捐款捐出來的」。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確實許多公共設施是靠富人捐款建設的。有資料顯示,75%的美國人為慈善事業捐款,每個家庭年均捐款約1000多美元。造福於民的慈善大腕比比皆是,他們中有人們耳熟能詳的卡耐基、蓋茨、巴菲特等,也有更多名不見經傳的「幕後英雄」。

最近,美國媒體披露了一個催人淚下的真人真事:美國坎薩斯城的富翁斯圖阿特每年在耶誕節期間向窮人捐款,26年如一日,捐出的款項共達130萬美元。更令人感動的是,斯圖阿特幹了26年好事不留名,人們也花了26年的時間苦苦尋找這位「聖誕天使」。直到斯圖阿特在患了癌症而不久於人世的情況下,才向媒體披露了他的真實身份。他說,他這麼做不是為了讓人們感激他,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他那樣向那些急需援助的弱勢群體獻出愛心。斯圖阿特的事迹見諸報端后,記者來到洛杉磯一個救助站,一名坐在輪椅上等待救助的殘疾人對記者說,「對這樣慈悲為懷的富人,我心裏只有深深的崇敬。」

美國部分富人為何爭相回報社會?在美國定居多年,現經營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的華裔商人鄧世武認為,這裏面有品格的因素,但也有宗教教義中「博愛」思想的影響。

而完善的遺產稅和慈善基金管理制度也刺激著美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一方面,美國的遺產稅、贈予稅以高額累進著稱,當遺產在300萬美元以上時,稅率高達 55%,而且還必須先繳納遺產稅,後繼承遺產,所以富豪的後代要繼承遺產會遇到重重阻礙。有些州政府不僅對遺產徵稅,而且對遺產繼承人還要再征一次稅。另一方面,建立基金會或捐助善款則可以獲得稅收減免。美國每個公民的終身免稅額為67.5萬美元,每人每年贈送額在1萬美元以上的可免稅,超過1萬美元的部分就可使用自己的終身免稅額度。慈善捐助不僅可以減少損失,而且有助於樹立公眾形象和產生模範效應,這就使得美國不少富人競相比著向社會捐款,錢多多捐,錢少少捐,一種「捐贈文化」蔚然形成。

美國的貧富懸殊驚人,還遠不能說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達到了融洽的地步,只能說兩者是井水不犯河水。比如洛杉磯市中心的「乞討街」,聚集著眾多無家可歸者,而另一條是「星光大道」,就在「乞討街」的北邊,好萊塢的明星巨賈雲集於此,豪宅在鮮花綠樹掩映下若隱若現,高級轎車比比皆是。貧富懸殊,近在咫尺。

稅收槓桿,有效地調節了美國人貧富心理落差。收入多多交稅,收入少少交稅,偷稅漏稅者受法律制裁。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群體所繳納的稅款佔美國全部個人稅收總額的60%以上。住房方面,住豪宅大院的富人要繳納昂貴的房產稅,住「陋室」的平民少交或不交房產稅。捐贈文化,也極大地緩解了美國社會貧富矛盾。大多數美國人具有仁愛慈悲為懷的宗教信仰,富人樂善好施,信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原則。有人說:「美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富人捐款捐出來的」。數據顯示,75%的美國人為慈善事業捐款,每個家庭年均捐款約一千多美元。所以儘管美國貧富懸殊,但富人與窮人的關係並非視若寇讎,而是基本上井水不犯河水,形成了羡富不仇富的總體社會氛圍。美國的年輕人大都以花自己掙來的錢為榮,以向父母伸手要錢為恥。他們認為能夠通過不同的機會在社會上找到與自己能力相適應的地位。這就使美國人基本上能對財富保持著一種平和的心態:「我羡慕你富有,但我不會因為你比我有錢而嫉恨你。」

2004年,在中國山西省河津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優秀的私營企業主的兒子被同伴用酒灌醉活埋后,殺人者仍然向這位私營企業主勒索80萬。案件經過四年,終被查清。而這位私營企業主已成驚弓之鳥,全家配保鏢,女兒在外地上學,不能夠再回山西。這樣的實例,現在中國大陸是越來越多。

有人把很多事歸納起來得出「中國人普遍有仇富心態」的結論。「9.11」事件后,有很多的中國人叫好;本•拉登死亡,有很多的中國人如喪考妣,這兩個著名的例子,說明中國人的心理已經變態到喪失人性。

人們從心裏希望自己過上平靜富足的生活。而當別人過上平靜富足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是學習他的聰明才智,還是拿起石頭和火把砸爛燒毀他的平靜富足呢?當英國倫敦受到空襲時,老師仍然在防空洞里教孩子們讀書;同樣的事件發生時,巴勒斯坦的孩子拿起了石頭和槍。有人慨嘆:這就是國家興或亡的原因。當仇恨在孩子的心中開花時,亡國奴的命運便不可避免了。

古人云:「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砸爛了別人的平靜富足后,你可能有平靜富足的一天嗎?反觀中國大陸權貴們的發家史:所有富裕或中等富裕家庭的平靜富足生活都被砸爛了,「拿來主義」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國土上大行其道。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同時被砸的一無所有。所謂的「法制」更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有一點權利的人和人民養育的國家走狗公然叫囂:人間就是要實行「強盜邏輯」,政府就是要對你們這些爛民實行「強盜政策」。但砸爛了別人的平靜富足后,你可能有平靜富足的一天嗎?!

「中國人普遍有仇富心態」,正好是一個註解。現在,專制意識形態教育的仇恨心理和強盜邏輯,正在燒向它自己。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