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24日訊】編者按:中國人視「道」為體系完整的思想學說,是宇宙、人生的法則、規律;所以,中國人不輕易言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升華凈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心融神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天樂」境界。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茶樹原產於中國,古書《爾雅》中已提到有野生大茶樹。茶在古代又有「茗」、「荼」等別名,在西元前28世紀神農時代,《神農百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陸羽《茶經》雲:「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那時茶葉作為藥用而受到關注。據考證當時人們還是生嚼茶葉。
西周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園。
東周《晏子春秋》記載,「晏子相景公,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爾雅》中,「苦荼」一詞註釋雲「葉可炙作羹飲」;《桐君錄》等古籍中,則有茶與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記載。這時茶的食用階段,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此時,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營養,二是作為食物解毒。
秦漢時期,茶葉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晒乾或烘乾製成餅茶以存放,這是最早的餅茶。飲用時,先將茶餅搗碎放入壺中,注入開水(或沸煮)並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也是待客食品。
由於秦統一了巴蜀,促進了飲茶知識與風俗向東延伸。西漢時,茶已是宮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種高雅消遣。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說明華中地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
東漢末年、三國時代的醫學家華佗《食論》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葉藥理功效的第一次記述。三國時期史書《三國志》述吳國君主孫皓信佛教「賜茶荼以代酒」。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利之便,長江中游、華中地區,逐漸取代巴蜀。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
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至唐朝中期后,如《膳夫經手錄》所載「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為改善茶葉苦澀味,開始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西元8世紀陸羽《茶經》問世,《茶經》備言茶事,更對茶之飲之煮有詳細的論述。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此時,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
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唐順宗永貞元年(西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茶葉始傳入日本。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制茶方法出現改變,給飲茶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宋初茶葉多製成餅茶,飲用時碾碎,加調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隨茶品的日益豐富與品茶日益考究,逐漸重視茶葉原有的色香味,逐漸減少調味品。同時,出現了用「蒸青法」製成的散茶,茶類生產由茶餅趨向以散茶為主。此時烹飲手續逐漸簡化。
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詔,廢龍團興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為盛行。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茶),對炒青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烹茶方法由原來的煎煮逐漸以沖泡為主。
清朝人飲用散茶時,不再加任何調味品(花茶除外),講究清雅怡和,認為細品緩啜,清正、襲人的茶香,甘冽、釅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水,更能領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重在意境,與我國古老的「清凈」傳統思想相吻和,這是茶的清飲之特點。飲茶器皿講究「以紫砂為上,蓋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自1610年起,荷蘭人自澳門販茶,並轉運入歐洲,中國茶葉運銷丹麥,皇朝派欽差大臣入俄,饋贈俄皇茶葉。茶葉開始傳到世界各地。
──轉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