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22日訊】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深圳轟轟烈烈的召開了。有人說,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僅次於奧運會的大型綜合性體育盛會。此言應該不虛,胡哥都來深圳致辭了。大凡中國事務,必講中國特色。那麼中國和美國在發展體育事業和舉辦大型運動方面究竟有何差異呢?
一、體育管理體制
中國體育事業由政府管理,在國務院下設「國家體育總局」,在地方設各級體委。各級體委是嚴格的上下級關係,同時在人事、財政方面受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這一體制高度集中,被稱作「舉國體制」。實行類似管理體制的還有前蘇聯、古巴、朝鮮等。中國也有一些社會性體育組織,但這些組織常常不具備實質性的管理功能。
美國的體育事業由社會管理,聯邦政府內不設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通常以立法和經濟補貼等形式為全民提供體育服務。美國聯邦政府認為,在大眾體育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問題應該是能否向大眾提供足夠的體育、休閑和娛樂的場地與設施。聯邦政府通過多項立法,向美國公民提供了高質量的、足夠的休閑場地和體育設施。美國社區體育中心的大多數體育設施是免費開放的,如足球場、網球場、田徑塑膠跑道等,部分設施(如室內泳池、室內冰場)因需要維護而收費開放,但費用低廉。
那麼,「舉國體制」效果如何呢?集中力量確實能辦大事嗎?大家知道,在2008年奧運會上,中國贏得了51枚金牌,世界第一。但只有很少人知道,按人口計算,中國平均2000萬人才得一枚獎牌,不和美國比,與韓國的平均100萬人一枚獎牌,也落後了二十多倍。另據人民網8月11日報道,中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6.5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只有1.03平米;而美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是200多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4平米。
二、體育理念
中國是世界上舉辦全國大型綜合運動會最多的國家,有全國運動會、全國體育大會、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全國農民運動會、全國城市運動會、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全國老年人運動會、全國智力運動會、全國冰雪運動會、全國水上運動會、全國大漠運動會……。這些運動會以每四年一個周期計,中國每年至少要舉辦3場全國性大型運動會,加上組團參加奧運會、亞運會、青奧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世界運動會,以及世界性的杯賽、錦標賽,政府的體育部門幾乎就是泡在運動會裡,目前尚未見有人統計過有多少納稅人的資財投入其中。1952年,毛澤東曾揮筆寫下「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被當作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宗旨。今天再看看,我們傾舉國物力培養了幾名運動員,大眾體育設施和場地卻嚴重不足,國民身體素質堪憂。有數據說,目前中國人的腰圍比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人增長得都快。2000年中國大中城市的男童超重率為17.1%,女童為10%。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三年內下降了3公分,比韓國人,甚至日本人都要矮。另一方面,大型綜合運動會項目全、人員多、規模大,需要建設大量高標準體育場館,購置優良的比賽器材,為某些腐敗分子借項目發財創造了絕佳的機會。賽事過後,體育場館設施大多被閑置,浪費現象嚴重。這一系列的現象似乎並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似乎中國體育競賽只是體育系統內部的事業,大家關心的主要是拿多少塊金牌,因為這關乎體育官員的升遷。
美國體育發展的一個核心思路是自治。政府盡量減少對體育的干預,安心做一名國民體育運動的服務者。除此之外,美國的業餘體育和職業體育商業化色彩顯著,已經形成運行良好的體育產業。美國的業餘體育主要由美國奧委會負責協調管理。美國奧委會是一個非官方的民間機構,下屬10個單項協會,但政府不會為它提供任何經費,完全靠自己籌措。1978年,美國通過《業餘體育法》,將與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的文字和圖案設計的使用權授予美國奧委會。美國奧委會成功地利用其標誌,贏得了廠商、社會團體和個人的資金捐助。職業體育在美國體育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管理機構是職業體育聯盟。職業體育聯盟也是民間機構,由職業隊的業主們委託一些專家來管理,並代表這些業主們的利益。各項目有各項目的職業聯盟,各自獨立活動。
三、舉辦費用
中國舉辦各類大型運動會主要依賴財政支持,花的是全國老百姓繳的稅錢。近幾年,隨著GDP的上升,舉辦超級國際運動會變成一種時髦,花費也達到了天文數字。2008年,北京奧運會總投入逾3000億人民幣(420億美元),超過了現代奧運誕生至今108年所有奧運會投資的總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總投入同樣巨大,鍾南山院士發現,廣州亞運會「總投資2577億元,其中廣州投資1950多億元,帶來債務2100多億元」。財訊網報道說,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總投入有望超過2000億元。
1984年美國洛杉機奧運會以前,舉辦奧運會基本上是賠本的,舉辦國更多地將其視為「形象工程」。怎麼能拿納稅人的錢胡花亂花呢?洛杉磯市民投票決定舉辦奧運會不得動用納稅人的錢,換言之,政府不得出錢辦奧運。洛杉磯奧運會遂採取商業化的運作模式,並招募志願者、與非盈利組織合作,舉辦了歷史上做成功的一次奧運會。據相關統計資料,本屆奧運會預算為4.5億美元,收支相抵,還有2.5億美元盈餘。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舉辦費用估計為15.75億美元,收入預計在15.89億美元以上。一些外國公司也加入奧運會的籌辦,美國奧委會則從總收入中分成,從而允許這些公司作為贊助商進入美國市場。除資金外,許多廠商還為美國奧委會提供了物資,如冠軍產品公司提供了入場服和發獎服。西瑞斯公司一直向美國奧委會及全國體育組織提供複印設備。
美國奧林匹克體育節,類似於中國的全運會,從1978年開始,除奧運年外,每年舉辦一次,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業餘體育賽會,共設37個項目,舉辦奧林匹克節,國家並不拿錢,地方政府和美國奧委會也不拿錢,主要是靠商業行為集資舉辦,而且還要向美國奧委會上交收入分成。由於奧林匹克節在美國影響很大,能給舉辦地帶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因此受到了各地的歡迎,同時也給美國奧委會帶來一筆穩定的收入。
中國媒體常說,中國辦奧運、辦亞運雖說花了很多錢,但提高了國家和舉辦城市的國際地位。那麼,人們就奇怪了,人家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怎麼不這樣做呢?難道錢都被貪污了?
四、運動員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總數首次超越美國,中國媒體歡呼雀躍。似乎沒有人看到,美國的參賽運動員大多是業餘運動員,中國運動員則幾乎百分之百的是國家耗費巨資從小專門培養的。中國的運動員培養模式是一條龍作業:選優秀苗子—體校—區隊—市隊—省隊—國家隊。很多運動員從4、5歲就開始訓練,10多歲的時候,很可能已經是老運動員了,這些孩子們的時間和精力基本上都用在了訓練、比賽上面,文化課形同虛設,被很多人看作「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中國培養運動員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拿金奪銀,這意味著90%的運動員都將被無情淘汰,其中還有相當比例的人在艱苦卓絕的體育訓練中致殘。實際上,即使有幸成為佼佼者,也只有極個別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洛杉磯時報》曾報道,沒名的中國運動員下場很悲慘。他們要麼在訓練中落下終身殘疾,要麼退役后,因為文化水平低,生活陷入困難。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估計,每年退役的專業運動員達6000人,其中大約有40%的人很難找到工作。全國冠軍也不能倖免類似的遭遇:前全國舉重冠軍鄒春來自曝在一家公共浴室靠為人搓背賺取微薄的收入來為生;前馬拉松冠軍郭萍拖著嚴重變形的腳退役,因為身體殘疾謀生和婚姻成為難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前體操冠軍張尚武在北京王府井地鐵口靠賣藝乞討為生,並曝因家庭生活困難曾一度盜竊入獄……。這樣的體育體制下,問題越來越大,已經上升到政治層面。2008年的兩會上,前速滑運動員、北京2008奧運會奧組委成員、1994年冬奧會獎牌獲得者葉喬波呼籲人大給予退役運動員和退伍軍人同等的待遇。
美國發展的是全民體育。歸納起來,其運動員培養模式有三種:街頭模式、俱樂部模式、學校模式。無論哪一種模式,美國運動員花在訓練上的時間只有 40-50%,卻仍能成為世界獎牌第一的體育大國,耐人尋味。美國運動員進行訓練,參加比賽,政府都不提供任何費用,最多只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支持,比如讚揚,邀請訪問白宮等(路費也要自己承擔)。那麼運動員進行訓練、比賽的費用從哪來?一是自費,二是機構贊助,贊助的錢主要來自於公眾捐助和商業經營。
五、安全保障
中國為舉辦運動會提供的安保措施頗具特色。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臨大敵,建立起國家、賽區、場館三個層級的指揮機制,組成了由21個國家部委、奧運安保情報中心和北京市成員單位參加的奧運安保協調小組,投入奧運安保總人數高達11萬。2010年廣州亞運會安保措施有新招:買菜刀需實名登記;進地鐵要由「臨時招募來的志願者」對旅客實施「人身檢查」;清空珠江兩岸的居民樓里的居民,但必須人走燈亮。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安保措施再出絕活:除了菜刀實名制、工地停止施工外,還規定在5月1日至9月30日嚴禁農民工通過群體性上訪等非正常方式或手段討要工資,並將8萬名失業者和無業者當作「高危人員」驅離深圳,以創造一個「和諧」深圳。
美國舉辦各類運動會,包括奧運會期間,也會採取了嚴格的安保措施。如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期間:方圓數十公里範圍內任何飛機禁止飛行;3400名美國國民警衛隊員在比賽場地對行人和車輛加強檢查;經過特種訓練的警犬被用於嗅出隱藏的炸彈;進入比賽場館的觀眾須經過嚴格安檢;奧運村及頒獎廣場周圍數英里都圍上了隔離網。但美國沒有禁槍,沒有讓工廠停工,沒有疏散人口,沒有隨便招一個志願者就對國民施行非法的人身檢查。在美國,人權大於一切。
文章來源:《價值中國》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