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6日訊】社科院發布2011年城市藍皮書,稱到2009年我國城市中等收入階層規模已達2.3億人。藍皮書認為,中等收入階層佔有的社會資源處於社會結構的中間位置,有較高且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家庭消費能力較強等。(4日《京華時報》)
倘若按照社科院的數據,今日今時,我國城市中產階層規模應該已經差不多佔據了城市總人口的半壁江山,我們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幾乎近在咫尺了。
我們多麼希望社科院發布的數據是真實的,經得起反覆推敲和交叉驗證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最有力的反證即是,個稅免征額提升至3500元之後,我國繳納個稅的人數驟減至約2400萬人。儘管繳個稅人群與中產階層不能完全等量齊觀,但至少在相當程度上是重合的,若二者拉開近10倍的差距,只能說明必定有一方的數據是錯誤的。
我們很難理解,社科院的「城市中產階層規模」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本以為,社科院對「中產」的界定可能比較寬鬆,但社科院的中產定義顯然是高標準嚴要求的,收入必須較高,消費能力必須較強,必須講究時尚和生活品質,必須受過良好教育。如果嚴格按照這樣的標準算的話,那2.3億的數字很難讓人相信是真實的。
與中產階層規模的過分龐大相比,社科院發布的城市貧困人口數據卻極其保守。對於全國貧困人口數約為5000萬人這一數據,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淮直言不諱地表示「顯而易見保守」。
按說,部門間、官方與某些民間機構間數據打架的情況多了,我們已見怪不怪,但為什麼對社科院的數據不依不饒,蓋因我們對它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更多期待。作為政府智囊機構,我們期待它能夠提供最真實可信的數據。
文章來源:《河北青年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