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4月3日訊】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並引發海嘯,雙重打擊導致位於東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事故。過去一週時間裏,研究人員對核電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樣本進行檢測後發現,包括銫137和碘131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濃度升高。核電站輻射導致海洋動物面臨死亡與變異風險。
銫的濃度達到安全限值的20倍 輻射可導致變異
據《青年導報》網報導,陸地和海洋的所有生物都暴露在天然水平的電離輻射環境下,高頻輻射足以改變DNA。這種基因損傷絕大多數可以治癒,但由於人造輻射的存在,動物更難修復牠們受損的基因。日本核安全官員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日本海水樣本的輻射水平過去4天內處於波動狀態,30日的碘濃度達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
《紐約時報》報導稱,3月28日的海水樣本檢測結果顯示,銫的濃度達到安全限值的20倍。紐約萊曼學院海洋與江河口研究所負責人約瑟夫.拉甚林表示,海水中的輻射能夠以一系列方式威脅海洋動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質可直接導致海洋動物死亡、後代發生基因變異或者污染它們的食物鏈。
他說:「核輻射將導致一些海洋動物死亡,其他一些動物將遭受基因損傷。輻射的主要影響是改變動物的基因和影響它們的繁育能力。」
放射生態學家沃德.維克勒指出,碘濃度和銫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後,所對應的輻射劑量將導致海洋動物死亡或者影響它們的生育能力。維克勒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名譽教授,他在電子郵件中指出:「我非常懷疑受損核電站洩漏的放射性物質對日本沿海大範圍內的海洋生物產生的直接影響可以被觀測到。」
他指出,利用法定限值測量海洋動物遭受的損傷現在已經沒有太大意義。為了準確評估海洋動物面臨的威脅,科學家必須瞭解福島核電站附近海水、魚類以及其他海洋動物面臨的真實的放射性碘濃度。
對小型動物威脅最大
維克勒指出,福島核電站附近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將繼續升高,對當地海洋動物的生存造成傷害。他說:「如果這種事情發生,最可能的影響就是破壞當地魚類的繁育能力。」海洋動物的卵和幼體對輻射較為敏感,放射性原子能夠取代動物體內的其他原子,所導致的輻射暴露將改變它們的DNA。
萊曼學院的拉甚林指出,絕大多數變異動物無法倖存,一些動物還會將變異遺傳給下一代。無論哪一種情況,輻射暴露都會影響海洋動物的長期生存能力。拉甚林認為,在所有海洋動物中,最易遭受損傷的是水母、海葵、海蠕蟲等軟體動物,它們吸收輻射的速度超過有殼動物。
維克勒指出魚類同樣可能面臨最大威脅。除了影響生育能力外,放射性物質同樣會灼傷經過的魚類,它們受到的影響就像在灼熱的水中生存一樣。
輻射將污染食物鏈
佛羅里達州大學化學海洋學家和環境放射性專家比爾.伯奈特表示:「在短期內,輻射將對海洋生物的生存產生不利影響,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好消息是,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因此,如果能夠遏制住放射性物質洩漏,這只是一個短期問題。但福島核電站洩漏的銫的潛在影響更大,因為銫的衰變時間長達30年。」
拉甚林表示,如果海洋動物攝入受到照射的植物和小型獵物,海洋食物鏈將受到污染。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海藻等植物能夠快速吸入碘。德克薩斯州理工大學毒物學家羅恩.肯達爾表示,在地震和海嘯襲擊中,日本東北部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鉛等有毒金屬可能進入土壤和水。
──轉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