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中國傳統文化對“水”的解碼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3月26日訊】泱泱華夏,江河萬千;浩浩流水,潤徹千秋。中華文明是以水治為開端的。從原始先民虔誠的海河崇拜、奇異的神話傳說,到先秦諸子以水喻道的洞見,以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無一不浸透著流水的神韻和大道的空靈。

在水一方,2000年前的山野蒹葭任你揉捏成弦;水潤華夏,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由你輕誦慢吟。老子從觀水中得出“上善若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的大道;莊子以至“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為源推出相輔相生,天地無窮的名理;管仲因水之善得出“水是萬物之本源,是以聖人之所化世,其解在水中”的處世之法;孔子在水邊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嘆;唐太宗李世民將“水能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用於治國,從而創立出舉世聞名的“貞觀盛世”;蘇東坡從水與月的變與不變中悟得“自其不變者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的哲理……正是這些華夏先賢們對流水詩心慧眼的體悟和關照,鑄就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華大智慧,孕育了無數瑰麗萬千的不朽華章。

一、老子“上善若水”藏大道

“上善若水”這4個字,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的第八章,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

其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段話大概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老子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的特點,認為水的品質已接近神聖的道,所以發出了“上善若水”的感嘆。

關於這段話有個典故:說的是有一日,孔子和老子出遊,老子手指著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之所以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 “上善若水”,是說水俱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老子他本人也是以高尚水之道德而實踐的聖人。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第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說渦陽)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前600年~前470年)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室吏(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傳說,當年函谷關總兵伊喜見到紫氣東來,老子騎青牛而至,便拜老子為師,辭官隨老子沿秦嶺終南山神仙路西行,晝行夜宿,不幾日來到將軍山下,只見此處祥雲繚繞,四季如春,溪流縱橫,魚翔淺底,百鳥爭鳴,龍飛鳳舞,牡丹競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頭望時,只見一巨石十分奇異,如有人形,豹頭環眼,鐵面虯鬢,一手執劍,一手執扇,五蝠飛舞,正氣浩然,不盡嘆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洋洋灑灑5000言,由伊喜記錄,世謂之《道德經》,又稱《老子》,文章分上下篇,有81章。後來此書成為道家必讀經典,老子被尊為道家宗師。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回到了家鄉。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禮”就是這樣來的。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由此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智慧深不可測、難以捉摸。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古今中外的無數先賢、學者對“水”的體悟,都同老子的理論大體一致: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的“水生萬物,萬物復歸於水”,據說泰勒斯曾向埃及人學習觀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細閱讀了尼羅河每年漲退的記錄,還親自查看水退後的現象。他發現每次洪水退後,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還在淤泥裡留下無數微小的胚芽和幼蟲。他把這一現象與埃及人原​​有的關於神造宇宙的神話結合起來,就得出了萬物由水生成的結論,他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水。古希臘七賢(古代希臘七位名人的統稱,現代人了解較多的只有立法者梭倫和哲學家泰勒斯兩人,剩餘五人一般認為是奇倫、畢阿斯、庇塔庫斯、佩里安德、克萊俄布盧)每人都有一句特別有名的格言,而泰勒斯的格言就是:“水是最好的”。這個結論與老子的“上善若水”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有位名叫江本勝的博士,對“水”頗有研究,他做了許多關於水結晶的科學實驗,並撰寫了研究報告,那些報告真實的告訴我們:水是有靈性的,水是有生命的,他具有超強的識別善惡的能力,當一個人向他發出良性信息時,他就呈現美好的結晶;相反當他接收到不良信息時,他馬上就會呈現出醜劣的結晶。反觀現代的人類,由於道德標準的不斷下滑,真正能辨別善惡的智者似乎是越來越少了。

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

二、孔子“智者樂水”傳儒學

“智者樂水”出自儒家始祖孔子的《論語•雍也第六》。

原文是: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解為智。其大意是:智慧的人,因其無所不知,思路通達流暢,與流水相似,故而喜歡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穩,品行藏而不露,與高山類似,故而喜歡山;水反應敏捷、活躍靈動,山平靜穩定、寬容仁厚;水利萬物而不爭,無私無畏,其樂融融;山深沉平穩,不為外物所搖,因此不憂不懼,能夠永恆。

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朱熹在《四書集註》曰:“智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又在《論語集註》裡曰:“聖人智仁雙全,所以,作此形容的專利權非他莫屬。”意思是說,假如孔子沒有對仁和智極其深刻的體悟,絕對不能作出這樣的形容。

《韓詩外傳》捲三第二十五章註解曰:“夫​​水者緣理而行,不遺小間,似有智者。動而之下,似有禮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歷險致遠,卒成不毀,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國家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樂於水也。”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孔子在這裡全面頌揚了水的“德、義、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等九種品德:水利益萬物而沒有自己的目的,堪稱德;水循著自身的規律向下流,堪稱義;洶湧奔流而無窮盡,堪為道;如果有人掘開堵塞物而使水通行,它隨即奔騰向前,好像回聲應和原來的聲音一樣,奔赴百丈深淵而無所畏懼,堪稱勇;將水註入量器時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將水註滿量器後不需要用刮板刮平,遇滿則止,並不貪多務得,好像公正;水滲入曲細,無微不達,堪稱明察;任何東西經水洗濯,便漸趨鮮美潔凈,堪稱教化;水歷經千曲萬折而一定朝著東方流去,堪稱志。所以君子看見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觀賞它。

孔子名孔丘(前551~前479 >),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孔子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作《春秋》。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孔子周遊列國的典故,流傳萬世。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之道”,曾率領眾門徒周遊列國,所到之處常遭冷遇和奚落:“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困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戚戚然以至於死。”但孔子“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回到魯國之後,一面繼續整理文化典籍,修訂六經;一面廣收弟子,大規模的開展文化教育事業,相傳教授弟子3000餘人,其中精通六藝的弟子有72人,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梁。正是孔子的這種儒家學說,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孔子歿後,其言行及思想終為後世所認同推崇,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尊謚“大成至聖先師”。

三、李世民“水則載舟,亦能覆舟”創“貞觀之治”

“水則載舟,亦能覆舟”原文見《荀子•哀公》篇,是荀子引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孔子曰:“君之所問,聖君之問也,丘、小人也,何足以知之?”

魯哀公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

孔子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仰視榱棟,俯見幾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魯四郊,亡國之虛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水則載舟,亦能覆舟”在《舊唐書》《新唐書》都出現過,文則不同,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有“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唐太宗集自鑒錄》原文是: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時,名臣魏徵在《貞觀政要》中也引用了類似的觀點:“臣又聞古語雲:’君,舟也;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以“人”代“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武德十年(627)李世民稱帝,是為唐太宗,改元貞觀。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唐貞觀二年(628),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對為本。”(《貞觀政要》捲之八〈務農篇〉)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經歷了隋朝覆舟之變,聽取​​了魏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忠告,最終實現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由於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當時年號為“貞觀”(627~649),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可媲美西周的“成康之治”和漢朝的“文景之治”。新唐史對太宗的贊評語雲:“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有之也。”

西周的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期間,為一時盛世,40年不用刑法,天下太平,民心歸順。成王時得周公輔政,推行封建、宗法、禮樂、井田制,社會得到安穩,而且成康二帝時,周朝從無對外用兵,故國泰民安。此為“成康之治”。

漢朝的“文景之治”也是史上一時佳話。西漢時漢文帝、漢景帝二位帝王仁慈恭儉,篤信“黃老”,吸取秦滅的教訓,重視“以德化民”,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減輕農民的徭役和勞役等負擔,註重發展農業生產。 《漢書•食貨志》稱:“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此文描述府庫裡的銅錢累計巨多,穿錢的繩子都爛了,散錢多得無法計算。國家的糧倉豐滿,新穀子壓著陳穀子,一直堆到了倉外,有的腐爛得不可食用。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文景之治”。

而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又創造歷史上一個新的鼎盛時期。據史書記載:唐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制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致豐稔,米斗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唐貞觀四年(630)時,政治已臻完美,到了唐貞觀八九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只有39人。唐貞觀六年(632),死刑犯增至290人。這一年的歲末,李世民準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明年秋天再回來就死(古時秋天行刑)。次年九月,290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

唐太宗還不斷的開疆拓土,建立赫赫武功,加上用力的充實及內部的穩定,文治與武功的效果卓越可謂功德兼隆,故此說,“貞觀之治”媲美“成康”、“文景”二朝,並不過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