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 引發中國網民「災難反思」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3月12日訊】(新唐人記者馬寧綜合報導)日本3月11日下午在仙台以東發生8.9強震,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開放媒體,其緊急救援機制也在災難中發揮強效。與此同時,大陸網路進行了中國「災難反思」,將日本與中共在救災中的差距進行了對比。另外,網路上的「憤青仇日言論」也引發了網友人性回歸的呼籲。

美國地震專家稱是日本歷史上「近1200年一遇」的地震發生後,幾乎整個太平洋流域都發布海嘯警報。在中國,還沒完全從「汶川地震」中恢復傷痛的中國人,發起一輪「災難反思」,日中兩國在相似的地震災難中,在資訊公開、緊急救援等方面的差距。

日本啟動災難應急系統 大量國民在學校及體育場避難

日本有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預警系統,數百萬日本人在這次大地震發生前大約一分鐘得知了地震的消息。

這個系統由約一千個地震計組成的網路,覆蓋全日本,可以覺察和分析震波,並在地震計預測震動強烈時發出警告。

地震發生後,日本國家電視台NHK不停播報海嘯預警、餘震預報、損失情況,指導國民避難。與當時中央電視台對"汶川地震"的災害報道中,要突出領導視察和指揮形成鮮明對比。

日本政府請求美軍協助救災工作。聯合國表示,已經有62支國際搜索和救援隊處於緊急待命,可隨時開赴日本地震災區進行援助。

在日本地震電視直播中,日本電視臺報道日本人大量避難於學校、體育館等公共場所,因為信任這些場所的安全質量和建築質量,日本國內建築最安全的不是政府大樓而是學校。而在中國『汶川地震』,大量校舍倒塌,孩子葬身學校,多數屹立不倒的卻是政府大樓。大量災民沒有食物藥品,住在露天、交通,通訊中斷,傷民得不到及時救治。

發生災難 中共首先封閉輿論

日本在地震過後,多地電話線路幾乎癱瘓,但網路卻非常暢順,在通訊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有不少民眾在空曠處等候之際,上傳照片和視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表示,在災難後的應急機制方面,世界上象中共的不多,中國一旦發生公共事件,中共就會遮蔽和實行媒體封鎖。

張鳴指出,這樣大的災難,日本整個政府做到井井有條,最重要的是傷亡程度小。中共是做不到,中國人甚至有些羡慕日本。

反觀汶川地震時,中共政府以地震是天災為理由,來迴避隱瞞地震預報不報,災後救援系統不到位。救災防災系統不完善,學校建築不合格等問題。

日本得力的救援善後 中共妒忌封殺消息

正當中國網民通過網路,來瞭解關於日本地震的相關資訊時,中國網民也驚異的發現,中國媒體佔據顯要媒體位置的依然是"兩會"報道,更有甚者,有知情人士告知中共宣傳部門的封殺消息:「如有播放與日本大地震相關的境外節目,需立即刪除,不得直播或者轉播。」

據《自由亞洲報道》有不少大陸網民通過視頻網站瞭解最新情況,廣電部門以不得直播境外電視節目為理由,喊停了酷六網正在進行的日本大地震相關的境外直播。

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酷六被人舉報不能直播了,是廣電在管,不能用境外的新聞,因為國內看不到衛星電視,所以大家都在看酷六。」

另外,有推友觀察到國內門戶網網易新聞週五把日本地震置頂、摘下、再置頂,據稱因為背後連串的網管辦指令。

仇日言論違人性 網民呼籲人性回歸

據《德國之聲》報道:網名為「郝妲」的人發布微博:「日本地震了!真好!為什麼不是日本所有的城市都地震呢?為什麼只有7.9級呢?它要是10級該多好啊~~我祈禱全日本都地震。」甚至在推特上發表推文:「熱烈慶祝日本發生特大地震,是中國人就轉!」與以往其它中日公共事件中的仇日言論如出一轍。

仇日言論一出,《時尚先生》雜誌主編鈄江明立擊回擊:「借日本地震檢驗微博質量,碰到幸災樂禍者立即拉黑,避免此類違背人性的言論傳播。建議各位遇到此類言論,不爭論,只拉黑。官方有官方的審查系統,我們有我們的人性審查。

鈄江明還表示:在中國有這樣一些人,和中共的教育有直接關係。他認為,中國一直沒有人性及愛的教育,及普世價值的尊重。這是一種『人性災難』。恢復人性是更難的事情,比對一個’廢墟’的重建要難得多。

鈄江明指出,這其中根本原因是體制性障礙。他分析,在中國近年發生的很多事情都和人性有關,包括2010年的『弒童事件,黑磚窯事件,拐賣兒童』等,中國已經突破了人性的底線,主流官方聲音是發展,最後引發的結果就是GDP論,為了金錢可以拋棄一切。

《南方週末》評論員笑蜀也憤怒回應:「從九一一的叫好聲到今天日本地震的叫好聲,在印證我們國家首要的和最艱巨的工作,是修復人性,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四川網友蒲飛推文::「作為最早在互聯網上公佈汶川地震爆發消息者之一的我,終生難忘災區慘烈景象,時至今日也不能釋懷,今日日本國面臨如此慘景,吾國部分國民居然歡呼雀躍,是為國恥。」

中國知名的評論人「和菜頭」也發出推文:「在地震面前,人類只是草木,再無國別。像他們在汶川地震時幫助我們一樣幫助日本人民吧。」這些聲音成為面對日本地震時,中國大多數國民人性深處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