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建筑學的曠古傑作 大岳太和宮(下)

Facebook

【編前語】武當山古建筑規模宏偉、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蹟,山上現存的大量古建筑多為明代所建。武當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龍洞

  黃龍洞在武當古神道通往金頂的路上,位於紫蓋峰懸崖之中,地勢非常險要。它面對層林疊嶂的千峰萬壑,而且空氣干而不燥,潤而不濕,四季清幽涼爽,是歷代修煉之士嚮往的場所。據記載,宋代這前就有許多高道在這洞中修行。古時信士登山朝謁,認為能進入黃龍洞,就是“三生有緣”。

  黃龍洞實際上一個天然的岩屋,經歷代修煉之士的修建增補,使這裡有了黃龍殿、真武閣、藥王殿、神泉亭等建筑,使之更具有神秘和深幽的色彩。

黃龍洞亭前

  通往武當金頂的神道雖有石階鋪墊,但山高岩陡,長時間登攀,難免疲憊。然而就在這時,遊人一抬頭,會發現濃蔭下掩映一座古代丹亭,額書“黃龍洞”。這是武當山古建筑群中典型的小品建筑,建筑構思極為巧妙,無論色調、體量、造型,還是坐落位置,都迎合了人們身理和心理的雙重需要。崇山峻嶺之中,林蔭濃郁,清流激湍,賞心悅目,大有山陰闌亭之意境,過往行人無不在這裡駐足小憩。

  黃龍洞在武當山是和醫藥聯繫在一起的,歷史上以黃龍洞眼藥、八定紫金錠藥物而馳名。在亭的上方,有四塊匾額,其中兩塊寫著“天下馳名”,而另外兩塊則寫著馳名天下的黃龍洞的藥如何服用、治甚麼病等等。有專家認為,這是武當山發現的唯一的一塊明代的廣告牌,因為,這塊牌子上還明確標明瞭藥的價格。

朝天宮

  上武當山金頂的人,在走過黃龍洞後,將開始一步一登高的路程。雖說這段路林蔭蔽日,景致奇特,仍不免讓人感到登臨的艱難。但也就在這時,人們會發現一片醒目的紅牆碧瓦隱在樹叢中,這就是建在武當神道上的朝天宮。

  在朝山進香的人眼裡,這裡是凡間和天庭的分界線,走到這裡,就是走進了天界。

  武當道教認為,這裡是神仙雲遊觀視人間的最低界線,也是凡人登臨的最高境地。修道成仙者,將在這裡洗浴更衣,在天兵天將引接下,過三座天門再入南天門覲見真武大帝。因真武大帝任“九天游奕使,三界大都督”,管神鬼之事,所以各路神仙也經常聚集在這裡,而後一起去朝拜真武。所以在過去,朝天宮裡供奉有眾多神仙的塑像,意寓這裡已是天界。

太和宮轉運殿銅殿

  古銅殿內供奉的一組神像,是武當山各宮觀祀像的典型排列,真武大帝居中,其他都是真武神團的主要成員。

  真武崇拜在宋代已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出現並流行真武經典,系統記述真武的來歷、修道、顯化、職司等內容,使真武的履歷規範化、神聖化。

  這組像中出現的天君像格外引人注目。真武神團中有三十六天君,傳說真武得道升天後,元始天尊令他下凡收伏妖魔。真武以其神勇,收伏36種妖魔,因為他們都是天將下凡興妖作怪,收伏後玉皇大帝就命他們侍從真武麾下,成為36天君,守候真武左右聽憑調遣。

太和宮皇經堂內

  金頂皇經堂建於崇臺之上,坐北朝南,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後來被損毀,清道光29年重建。此殿堂3間,面闊10、13米,進深9、20米。保存有多種木雕作法,裝飾精美,富麗堂皇。

  皇經堂又名誦經堂。是武當山出家道人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課,被視為升仙者的階梯。

  皇經堂內供奉三清、玉皇、真武、呂祖、靈官等道教神像,正中懸金匾一塊,匾書“生天立地”四個大字,是清代道光皇帝御賜。闌額、木製隔扇上浮雕著眾多道教人物、故事和珍禽異獸,圖案精美,彫刻技藝精湛。

太和宮大殿

  太和宮是武當道教真武崇拜的重要朝拜神廟。在明代,不允許上金殿朝拜的普能百姓,這裡就是他們和“祖師爺”見面並祈求保佑的最神聖的地方,而後便懷著希望和滿足下山回家了。

  太和宮大殿內供奉有真武、捧劍執旗和尊從官神塑像。其中,神壇正中的真武大帝、執旗捧劍等造像為明代鑄造,均為銅鑄鎏金。另外6尊造像,是道教神系中的六位天君,他們都是真武神團中真武大帝的部將,為清代作品,泥塑彩繪。

金頂靈官殿

  進入紫金城南天門拾級而上,是金頂靈官殿長廊。這裡幽暗陰森,石冷襲人,加之道旁聳立著靈官使用的碩大鋼鞭,令不軌之人膽戰心驚。靈官,在道教神系中,是鎮守山門、監壇護法之神,司掌天上人間糾察之職。設置在登臨金殿之前的靈官殿,對來者進行最後的精神洗禮,具有特殊意義。

  也許是由於地型的限制,金頂的靈官殿只是依岩建置的小石殿。石殿內安放一座錫制小殿,明代製造。這是武當山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錫制文物,非常珍貴。

金頂九連蹬

  登臨金頂的最後一段是曲折的石階,稱為九蓮蹬。絕壁之上的九蓮蹬九曲轉折,陡直峭險。置身其中,只見輝煌金殿近在咫尺,偉岸天門聳立雲端,紫金城牆足下環繞,雲霧飄旋伸手可得,其情其景,猶如神宮天闕,瓊臺仙境,

  九蓮蹬長64米,212級石階隨山勢轉折,每層石階都用鐵釘固定。兩側飾以石欄,加裝鐵索,方便攀登。

  九蓮蹬的設計建造上也在體現和渲染道教思想。九,在道教裡是“純陽之數”的代名詞,使用頻率很高,有多種含義。《文昌大洞經》中稱九統之法、傳九光之符,皆以九為用。如上有九天,人頭有九宮,地有九洲,人身有九竅,為人處世有“九真妙誡”﹔治病療疾“九轉還丹”,施舍廟宇有“九種功德”等等。道教經典中,如類的敘述和記載比比皆是。

金殿內

  由於地型面積的限制,到了金頂的人卻很難仔細地觀賞內部陳設,但只要是看上一眼,就會有一種無形的震憾使人驚心動魄,崇敬虔誠之心油然而生。

  這裡的內壁上淺雕流雲紋飾,線條柔和而流暢﹔紫色地墁,洗磨光潔,色調和諧柔潤﹔殿正中的真武大帝,披髮跣足,著袍襯鎧,丰姿魁偉。兩側金童玉女捧冊端寶,拘謹恭順,嫻雅俊逸﹔水火二將,執旗捧劍,勇武威猛……這組神像,刻畫細膩,性格鮮明,生動傳神。在這裡,人們所看到的一切,全部是銅鑄鎏金,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民族文化內涵。

  古人有詩讚嘆:“天柱開金闕,虹梁綴玉墀。……日月低雙壁,神靈肅萬儀。名山遊歷遍,誰似此山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