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22日訊】【禁聞論壇】人生有目標活得更長久
安妮: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禁聞論壇。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如果您生活有目標,您會活得更長久。目標是甚麼呢?野心勃勃還是小小心願?這倒沒有太大關係。伍凡先生, 心理學家波義爾博士的這項研究成果倒是很有啟發作用。
伍凡:波義爾說:“我們發現,一些生活較有目標的人,大體上會比那些生活較沒目標的人,在往後約三年的追蹤期間,死亡率少一半。”人生目標的自我評量,平均分數3.7,最高可到5。在比較分數後,波義爾發現,那些對人生目標有較高使命感的人,在往後的日子裡,面對死亡的風險,約只有那些較低使命感的人的一半。這是真的,她說,甚至抑鬱症,慢性疾病和殘疾等因素都納入控制下也是如此。“這是甚麼意思,如果你發現了人生的目的,如果你覺得生活有意義,如果你的言行舉止有了方向,那你就有可能活得長一點。”最近另一項研究調查發現,65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從事義工活動者,在往後約四年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比未擔任義工者的死亡率低逾50%。這可能是因為有一個巨大的使命感,幫助人體幾個系統機能發揮更好的作用,面對疾病時賦予保護。
安妮:中國國務院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說中國知識份子平均壽命只有58歲。照理說知識份子比其他族群更有生活目標,為甚麼中國的知識份子的壽命比全國人均還要低1 0歲呢?
伍凡:波義爾博士研究的結論很明確,“如果你生活有目標,你會活得更久。”現在中國知識份子的平均壽命只有58歲,連60歲都不到,這實在是不正常。改革開放32年了,知識份子的物質生活條件巳比毛澤東時代有大幅改善,他們應屬於鄧小平所講的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一群人,生活條件比普通百姓優越,但他們的壽命反而比普通百姓壽命還少10年,這需要從知識份子的地位和生活環境來分析。
安妮:有分析說與西方知識份子相比,中國知識份子的社會環境不夠寬鬆,他們的憂慮多、心理負擔重。就拿大學教授來說,在西方大 學教授根本不用為科研經費的事情發愁,但在中國大學教授拉贊助的情況多的是,他們還要分出精力來應付像個人分房等生活上的很多問題。
伍凡:中國知識份子在經過1989年六四運動之後,普遍面臨一個抉擇:接受中共收買並在政治高壓下苟生,還是拒絕被收買而入獄或被逐出國門流放海外。絕大多數中國知識份子為了求生,為了飯碗,不得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歷史上中國知識份子的腰身原來很挺拔,現在卑躬屈膝,做了奴才 — 除了做意識形態的奴才之外,也甘心做了資本的奴才,嘴臉自然十分不堪。至於為甚麼是這樣,說辭很多,比較能夠激起社會情緒和民意反應的是知識份子奉行犬儒主義,自甘墮落了。甚麼是犬儒主義,在此處的語境裡,我理解就是把自己當成豬狗,只要被人養著,苟活著,至於是否體面和尊嚴就無所謂了。說實話,這樣的犬儒主義頗能概括中國知識界現狀的一個部分。中國知識份子變成真正的奴才是近一個甲子的事情。
安妮:中國的知識份子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大多數人很難去設定自我的生活目標,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他們常常感到難以負荷,這就是為甚麼我們不時看到有博士或教授自殺的新聞。
伍凡:據中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亞健康人群約佔中國總人口的60%,大概在7億人以上。其中主要以中年群體居多,約佔48%∼50%。亞健康狀態在城市居民、青年學生、知識份子、機關幹部和軍人中普遍存在。“亞健康狀態”又有哪些表現呢?如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煩躁、失眠、心慌、胸悶、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感覺疲憊,甚至有慾死的感覺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體格檢查並無器質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功能性上的改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除了疲勞和不適,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發脾氣等應激狀態下,很容易出現猝死,就是“過勞死 ”。現在中國社會普遍的輿論認為,中國知識份子過早縮斷壽命是被定義為“過勞死 ”。
安妮: 是啊,有名、有錢、有知識並不一定有健康。即使我們有五千年的烹調食補、中醫養生,卻也吃不出健康,養不來長壽。 那麼為了您的健康與長壽,觀眾朋友,您設定好您的下一個人生目標了嗎?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禁聞論壇,我們下次節目再會。
伍凡:再見。
(以上文稿與播出內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