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維基解密 有罪或有理?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2月3日訊】11月28日,維基解密(WikiLeaks)以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性網絡揭密震驚了世界。它發表了25萬份美國外交電文,涉及「全球各國的每一項重大議題」。其中,中共政治局主導入侵谷歌,中共協助朝鮮向伊朗運送導彈部件、美國外交官評價等敏感內容尤為觸目。而這只不過是即將公開的美國300萬份機密外交文件中的一部份,後續部份會有更多有關中國的內容。好戲還在後面。

對此各國反應不一,有憤怒譴責的,有處之泰然的,也有膽戰心驚的。美國白宮最強烈地譴責這種未經授權披露機密文件的行徑,稱其「違反美國法律」。以色列認為終獲「公正」,因為伊朗確實對地區構成最大威脅,而其核武發展必須被制止。中共政府表面上輕描淡寫地「希望美國妥善處理有關事件」,實際上心驚肉跳,迅速封殺了維基解密網站。

美國政府的譴責是有原因的。維基解密成立的宗旨是「揭露政府及企業的腐敗內幕與行為」。其特點是資料來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審查。維基解密接到匿名者送來的文檔後,一般先經過顧問團隊的可信度核查後,以原始的、未經編輯的形式把那些可信的材料貼出來,並附上評論。這可能產生兩個問題。一是文檔的社會意義並不在核查之內。二是只對文檔本身的真實性負責(實際操作中也很難完全做到),不對文檔所述事實的真實性負責。

由第一個問題就可能會影響到國家利益和私人隱私。比如從維基解密公佈美軍襲擊伊拉克平民視頻,到公佈關塔那摩監獄手冊、美軍在阿富汗行動的秘密文件、美國在歐洲的200個核武設施所在地及外交文件等,都使美國政府和有關個人十分被動。按白宮聲明的說法就是:「這種披露危及我們的外交官、情報人員和世界各地為促進民主和開放政府而向美國尋求援助的人們。」

第二個問題甚至可能產生負面作用。比如這次有電文說,兩名中共高官私下對韓國外交部副部長說,中共已經作好接受韓國統一南北半島的準備,並形容北韓就像是「被寵壞的孩子」,已失去緩衝國的價值,中共沒有像大多數人相信的那樣有影響力等。當時韓國副外長把這些話轉告美國駐韓大使。這裡,維基解密最多只能證明電文的真實性,即中共高官說過這些話,但無法證實中共高官的話是代表中共政策還是個人言論,也無法證實中共高官是不是在故意製造假情報。

朝鮮炮擊延坪島事件後,在強大國際壓力下,中共通過各種場合表示「管不住朝鮮」、「影響力有限」等。中共不是管不住朝鮮,而是故意利用朝鮮與美國討價還價。中共與朝鮮之間會有矛盾,但這並不改變朝鮮俯首聽命於中共的實質關係。維基解密所披露的中共高官的話正好起到為中共開脫的作用。韓國官員對此的評價是,中國(共)官員的說法,也許並不是中國(共)政府的正式立場,或許只是部份人的想法,或是為擾亂韓國決策的假信息。由此可見,即使維基解密的文件是真的,對其內容的真偽仍要根據具體情況判定。

美國是民意主導的法治國家。即使美國政府譴責維基解密的行為,但卻不能隨意關閉網站(亞馬遜停止支持維基解密服務器是公司行為),也不能因此逮捕相關人員(「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是因刑事犯罪嫌疑受到通緝,而不是發表電文)。目前的爭論是,維基解密是否可定義為新聞網站,如果是,維基解密的行為受新聞自由權利保護;如果不是,就應有適當的法律懲治。

如果維基解密辦在中國,早就關站抓人了。這次中共似乎沒有擺出嚴重處理的姿態。這不是脾氣小了,而是在事實面前找不到「抗議」的名頭。當初谷歌遭攻擊後態度非常強硬,宣佈不再遵從中共過濾搜尋內容的自律協議,並將中文搜尋服務移至香港。當時外界都認為,這一定是谷歌遭到中共駭客的重大襲擊後忍無可忍的回擊。現在維基解密證明,黑幕遠比人們猜想的深:中共的最高政治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直接指導了攻擊。

也就是說,在中共嚴密控制信息流通、封殺新聞自由的社會裏,維基解密起到了幫助揭露真相的作用。

還有一個重大區別,即,維基解密公佈的中共檔案,大多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機密,而是中共迫害民眾的罪行。比如,2009年5月中國(共)國家電視台「敏感詞清單」,其中包括6.4、89、falungong、江澤民等詞彙、綠壩過濾監控系統、奧運會期間的中國媒體監控和審查記錄,以及2008年《新唐人電視》中國衛星頻道被終止轉播等。這樣,當新聞公器被中共劫持時,民眾通過維基解密公佈中共罪行就有了完全正義的理由。

總而言之,從表面看維基解密是一柄雙面劍,既砍向民主制度又砍向專制制度,但其實質作用卻大有區別。對民主制度,維基解密幫助揭露和清理殘枝敗葉,可能會引起局部震盪。對維基解密本身的處置則取決於法律。對專制制度,維基解密更多揭露的是專制制度迫害人民的罪行,將導致整個政權的崩潰和變更。對維基解密本身的處置取決於獨裁意志。也就是說,在真相面前,專制制度遠比民主制度脆弱。

這就是為甚麼中共政權在暗中竊笑美國政府受窘的同時,其實更擔憂維基解密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和震盪將導致其解體,趕緊將其一舉封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