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1月20日訊】近來,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了25個月來的新高,食品價格飛漲已成為北京市場上消費者的頭號話題。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食品消費佔了家庭總開支的大部分。工資停滯不前,物價卻飆升,讓許多居民擔憂。
在較大的城市如北京,一些日常食品如大米、食用油和蔬菜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增加了一倍。但市民們指出,他們的工資卻停滯不前。
張女士和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居民說:「甚麼東西?所有的東西全算上,沒有不漲的。胡蘿蔔都1塊3了,以前是1塊錢2斤(1公斤)。」
「怎麼承受?根本就承受不了!怎麼能承受呢?!就我們的工資這麼低,怎麼承受呀?」
今年十月,日用品價格漲到25個月來最高點,主要是食品漲價。一些居民如任梁川,甚至到鄰近的香港購買便宜食品。
任梁川說:「肯定會便宜些嘛,很多人都覺得香港比內地便宜一些嘛。而且這邊的種類呀,品牌呀都比較豐富。這是比較起來一個優勢吧。」
北京政府曾稱要實施價格管制,但到目前為止,因缺乏實際措施而停止。
香港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如果價格不能控制,社會動盪不安的風險將無可避免。
他說:「通常中國的社會危機,往往由通貨膨脹開始,因為低收入的中國人省吃簡用,通貨膨脹將削弱其銀行存款的價值。這將導致社會恐慌,人們囤積家庭用品,這是社會危機的標誌。」
新唐人記者陳新梅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