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致信英首相 卡梅倫人權經貿陷兩難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1月9日訊】(新唐人記者唐美華綜合報導)英國首相卡梅倫於11月8日前往中國進行爲期兩天的訪問,他在訪華前夕表示,此行是一次"至關重要的商貿之旅",並希望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剛剛結束"軟禁"的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8日致信卡梅倫,期待他能夠不要爲了短期經濟利益而放棄人權問題,堅守普世價值。西方媒體分析,卡梅倫這次訪華將要在維護英國經濟利益和批評中共人權政策之間小心平衡。

艾未未解禁後應邀致信英首相

據《德國之聲》報導,11月5日12:30至11月8日0:00,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因爲紀念其上海馬陸鎮艾未未工作室被強拆,主辦11月7日上海"金秋河蟹宴"而被北京警方實施"監視居住",此活動幷沒有因爲主人的缺席而夭折,一千餘人參與了"金秋河蟹宴",在此期間,艾未未也接受了全球近七十家媒體的採訪,此事件被稱爲中國非暴力反抗強權的又一典型案例。

報導說,當艾未未在11月8日淩晨解禁後步出家門,對守候採訪的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將結束一個不明不白的機構綁架一個明明白白公民的時代”,同時,《英國衛報》的記者告訴他英國首相卡梅倫即將訪華,他應《英國衛報》的邀請撰寫了這篇文章幷公開發表。

艾未未在信中說,當卡梅倫訪華時,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中國的言論和信息自由受到嚴重限制;領導人不是由公開選舉産生,沒有獨立的司法制度。當一個國家的互聯網受到嚴密監控和封鎖,年青學生們無法得到完整的教育,他們的世界觀將是扭曲的。

艾未未表示有人認爲中國這樣的極權國家更有效率是短視。他指出,所謂中國效率,是以犧牲大多數人的權利爲代價的。他舉例,在一個叫廣州的城市,數千的工人因爲工傷失去了手指。他們的薪水很低。他們沒有未來。

艾未未認爲,當全球經濟危機襲來,國際社會態度變化–這是恥辱。他們怎麼能夠背叛了人類的基本價值觀?

艾未未認爲,卡梅倫應該要求中共不要再讓它的公民被隨隨便便“消失”,不要因爲發表了不同意見就把他們關進牢裏。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如果它不允許不同聲音的存在。

艾未未希望,卡梅倫去告訴中共,如果它再不檢點,民主社會將無法認同中國是一個文明國家。艾未未說,這些都是西方價值觀,但都是普世價值。

艾未未強調,寫這封信的初衷同時也回應一些公眾的質疑。艾未未表示,他認爲西方或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或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更加科學、民主的理念;在交易當中,對專制國家或極權國家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經濟利益、政治地位和基本生活狀態、人權狀態的不完善甚至是盤剝的基礎上的效率和財富,發達國家的領導人在與發展中國家做交易的時候不應視而不見。

卡梅倫人權經貿陷兩難

據BBC報導,在卡梅倫訪華前夕,英國媒體、議員、流亡海外的民主人士和中國國內的維權活動人士都呼籲他不要放棄就人權問題向中共當局施加壓力,

上週末曾一度被中國警方「監視居住」的著名前衛藝術家艾未未週一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呼籲卡梅倫不要忽視人權,不要爲了短期的利益而放棄最基本的人權信仰。

同一天,流亡倫敦的中國「六四」天安門民運人士邵江也發表公開信,呼籲卡梅倫在訪華期間拿出具體行動來,督促中國政府改善人權紀錄。

他在公開信中說,希望卡梅倫呼籲中國政府廢除死刑、釋放所有的政治犯、停止迫害上訪者等。

BBC還援引《金融時報》的報道說,卡梅倫這次訪問中國將帶領包括財政大臣奧斯本在內的數位內閣大臣和43位商界領袖,向東道主顯示了他對中英關係的重視。

《金融時報》的報道還說,卡梅倫如果在人權問題上表現軟弱,將會受到壓力。

報道引述英國歐洲議會議員麥克米倫斯科特的話說,卡梅倫「必須對這個專制和殘酷的政權表達最新的憤怒」。

《金融時報》還發表了中國問題專家芬比寫給卡梅倫的公開信,題目是:「卡梅倫先生,你可以取悅中國,但是不能磕頭」。

公開信說,在西方國家的人們似乎都知道中共應該如何做:提高人民幣匯率,治理生態環境,加強法制,包括爲外國公司提供公平的工作條件,釋放異議人士。

公開信要求卡梅倫不要放棄,不要對中共磕頭,而應該堅持自己的政府所遵循的價值。

《泰晤士報》星期一發表社論說,卡梅倫這次對中國的訪問既是一個機會,又是一個考驗。

報導說,這次訪問將體現卡梅倫政府同中國和印度等亞洲高速增長經濟體發展經貿關係的政策。與此同時,卡梅倫必須做到不以在人權問題上保持沉默來換取經濟合同。

《獨立報》星期一發表駐北京記者庫南的文章,題目是,首相挑戰北京統治者面臨兩難。

庫南的文章說,卡梅倫作爲英國首相首次訪華,中共正在做好準備,把這次訪問的重點集中在經濟貿易方面。但是,卡梅倫將會提出人權這樣的令人不舒服的問題。

文章最後說,不論卡梅倫在訪問中採取什麼樣的對策,他都需要在保護英國經濟利益和批評中共人權政策之間小心平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