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國軍為國防或救災? 學者:欠專業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0月31日訊】在台灣發生自然災害,進行救災或是清理善後的工作,目前以國軍投入為主,但在救災的速度上,仍受到各界質疑,緊接著政府預計在2014年,將全面推動募兵制,那麼,國軍究竟是為戰爭而儲備,還是訓練用來為了救災?請看我們的報導。

氣候異常變遷,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台灣近幾年不斷遭受災害之苦,各處救災或是清理善後,都可以看到國軍的身影。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所長蔡明彥:「隨著現在全球氣候變化之下,還有台灣的這種,山地的地形之下,一但有天然災害,它造成的那種傷害的規模,範圍是很廣的,台灣應該要有一個專責救災體系,防災指揮中心,它只是一個指揮的機構,它沒有兵,沒有將,沒有人,沒有裝備。」

目前救災人員,以國軍為主,雖然投入大批人力、物力,但是在救災的專業度,還是受到外界質疑。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所長蔡明彥:「部隊的人力,他平常還是在做一些比較,他們屬於軍事上的訓練,他並不是專門投入來救災的,所以你會發現去救災,他也沒有專業的能力去處理。」

根據立院預算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國軍義務役士兵,以及服役期滿的志願役,沒有人願意繼續留營,另外,未服滿役期,就離退的士兵與士官,今年就高達1250人。緊接著政府預計在2014年,將全面推動募兵制,那麼,國軍究竟是為戰爭而儲備,還是訓練用來為了救災?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所長蔡明彥:「世界上的趨勢來講,是往募兵制去走,這是沒有錯的,台灣可能自己要定位清楚,你自己在推動募兵制的過程當中,你的這個國防任務,到底主要的重心,是在哪裏,就部隊來講,他的最重要的角色應該還是在預防戰爭的這個部分,救災應該只是一個,配合支援的角色。」

學者指出,以實施募兵制的美國,有另外設置聯邦救難總署(FEMA),在國防與救災上,有效劃分,台灣若想要與國際接軌,救災人員的專業訓練,不容忽視。

新唐人亞太電視邱添喜、李晶晶台灣臺中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