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小藍屋強拆案 法輪功勝訴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0月24日訊】前溫哥華市長被判違憲 普世價值得到伸張

【新聞週刊】(240)

一. 焦點話題

中領館前「小藍屋」強拆案 法輪功勝訴

自2001年中國東北「馬三家」勞教所發生了令人發指的十多位法輪功女學員慘遭強姦事件之後,溫哥華法輪功學員在中共縂領館前發起了24小時的抗議活動。爲遮蔽風雨,他們搭起了臨時營帳,由於棚子是藍色,所以大家都叫她「小藍屋」。無疑。「小藍屋」成爲中領館的眼中釘。五年後,2006年,前溫哥華市長突然以「小藍屋」沒有得到市府的書面許可爲由,要求限期拆除。後法輪功學員據理力爭,「小藍屋強拆案」一路打到了卑詩省上訴法院。2010年10月19日卑詩省上訴法院裁定,溫哥華前市長利用城市附例,禁止法輪功學員在中領館前展示抗議迫害的展板,是不符合加拿大憲法的。並推翻了此前要求法輪功拆除小藍屋的錯誤裁決。法輪功學員表示,他們會重建小藍屋,抗議到迫害停止的那一天。

10月21日穆迪港市民張女士像往常一樣,帶著她自己製作的展板,輾轉兩個多小時搭公車去溫哥華的固蘭湖大街的中領館,抗議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從2006年5月開始到現在,4年多來她幾乎每週兩次從未間斷過自己的和平抗議。

今天對張女士來說又是一個特別不尋常的日子,因為她剛剛得知,法輪功終於打贏了和溫哥華市政府的官司,見征法輪功學員9年和平抗議的小藍屋和沿街的墻畫式展板,有望很快再回到固蘭湖街。

溫哥華穆迪港居民張女士:「總算是達到了我們最初的目的…」

就在10月19日,卑詩省上訴法院裁定,溫哥華前市長蘇利文(Sam Sullivan)利用城市附例,禁止法輪功學員在中領館前展示抗議迫害的展板,是不符合加拿大憲法的。上訴法院否定了此前卑詩省高級法院支持蘇利文的裁決,參與審理的3位法官一致認為,此前的判決要求法輪功學員拆除抗議展板和小藍屋是錯誤的,法輪功學員用展板和小藍屋表達抗議,是受加拿大憲法保護的言論自由,而蘇利文政府用城市附例限制言論自由則違反了憲法。

上訴法院在裁決中,允許溫哥華市政府6個月之內修改城市附例來符合憲法,屆時法輪功就可以向市府提出申請,將抗議展板和小藍屋重新放回中領館前,市府的處理則必須和憲法保持一致。

說起小藍屋的故事,要追溯到2001年8月20日,當時中共已經對法輪功迫害了兩年,在中國東北的「馬三家」勞教所剛剛發生了令人發指的強奸法輪功女學員事件,溫哥華法輪功學員曼素在中領館前發起了24小時抗議,接下來有更多的法輪功學員加入進來。

2006年6月,在法輪功學員持續了5年的24小時日夜抗議之後,前溫哥華市長蘇利文突然對媒體宣佈,法輪功的展板和小藍屋沒有得到市府的書面許可,違反了城市附例,並要求限期拆除。隨後,蘇利文又向法庭申請拆除令。

正如加拿大情報局長法登 在CBC電視臺採訪中透露,加拿大省和市一級的官員在作出一些決定時受到了外國政府的影響,其中包括中共。

到2010年10月21日,法輪功學員已經在中領館前持續抗議了3350天。通過大型展板上面的圖片、標語,還有法輪功學員在小藍屋中打坐,喚起人們關注中共對法輪功的迫害,呼籲大家一起制止這場迫害,這是他們認為最恰當的表達方式。

張女士很高興看到法輪功勝訴,她期待著能盡快看到小藍屋和展板重新放回到中領館前。

張女士表示自己和其他法輪功學員還會繼續抗議下去,直到迫害停止。

二. 中港臺掃描

1. 港人隱私被外洩 「八達通」任打不任罰

現代人流行一卡傍身,購物搭車全不用帶現金。在香港,八達通是街知巷聞的電子收費系統,也是全世界最早、最成功的電子貨幣之一,普及程度全世界最高,成為全球多國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重要案例。目前流通超過1,400萬張,每日交易宗數超過900萬。然而,八達通近月卻爆出醜聞,幾百萬客戶萬萬沒想到,原來自己的個人資料已經被悄悄地廣泛傳播。讓我們看看這場轟動香港的私隱大災難。

今年6月,八達通公司被揭發出售客戶個人資料牟利,起初矢口否認,直到事件越揭越多,在輿論猛烈抨擊下,7月中旬終於承認將240萬個參加「日日賞」計劃客戶資料交與兩間公司作推廣之用。私隱專員公署於是介入調查。

7月27日,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八達通事件,多位議員斥責八達通不擇手段的出賣私隱,不滿港府和港鐵卸責。

香港立法會議員(職工盟)李卓人:「政府本身就是港鐵的最大股東,港鐵本身是整個八達通的最大股東,根本是政府有份間接去買市民的私隱,……你們作為大股東根本就可以去調查,將整件事全盤交代,就是每次像擠牙膏那樣,都不知道有多少,我們都不知私隱賣去哪裏,根本這是一個大災難,核彈大災難在私隱方面。如果你說醫療大災難,這個都不知是甚麼災難,2百多萬人的資料就這樣沒了。」

事實上,八達通將客戶資料出售給六間公司,包括保險公司、雜誌分銷商及市場調查公司。議員批評八達通公司行政總裁陳碧鏵多次前言不對後語。

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李永達:「陳碧鏵總裁你在這個月多次發放不單是誤導性,甚至是錯誤的資料,甚至你說大話,想問你自己個人會不會引咎辭職?」

八達通公司行政總裁陳碧鏵:「二個星期前我們的交代和事實是有出入的,所以我在這裏代表八達通向廣大的市民致歉。」

7月30日,私隱專員公署發表八達通公司出售個人資料事件調查的中期報告,批評八達通日日賞要客戶提供過多個人資料,又將資料轉售給商業合作夥伴,對市民不公平。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斌:「完全是看在公眾權益方面,不是說這件事全香港沒有人這樣做,只有日日賞這樣做,而是我們看到有其它的商業機構都這樣做,我們希望它們在八達通這事件上汲取教訓。」

數日後,八達通公司突然召開記者會,宣佈接受行政總裁陳碧鏵的請辭,並將出售客戶個人資料所得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八達通公司非執行主席梁國權:「很遺憾,基於近期發生的事情,我們都明白陳女士將難以繼續履行八達通行政總裁的職務,董事會已接受她的辭職。」

香港八達通控股非執行主席梁國權:「董事會決定立即捐出4,400萬給香港公益金作慈善用途,表達我們的心意。」

2.「八達通」外洩隱私免罰 曝港司法漏洞

經過二個多月的調查,10月18日,香港私隱專員公署公佈八達通出售客戶個人資料的調查報告,指出八達通的日日賞計劃搜集會員個人資料的行動合法,但在轉移資料給第三者的過程中,違反了私隱條例其中三個原則。

違例的事項包括:八達通向會員取得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已超乎合適程度;出售資料未獲客戶明確同意;八達通也沒有無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向客戶表明資料將如何轉移以及哪類人士可使用資料,而且條款字體太小,用詞也太寬鬆。

新任私隱專員蔣任宏對八達通作出譴責,但他表示,由於八達通已承諾銷毀有關資料,估計不會重犯,決定不向八達通發出糾正違規行為的執行通知書,八達通將不會受罰。他並指出,受到現行法例的局限,無法對八達通作出懲罰。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蔣任宏:「在這個事件公署所能做的不多,根據現在條例所限,在這方面的監管和保障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是不足夠的,不能夠符合今時今日公眾對這一方面的要求。」

港府建議將直銷和出售個人私隱刑事化,違法使用個人私隱最高可被罰款50萬和監禁3年,但社會各界對於八達通免於受罰,廣泛表示不滿。10月20日,立法會通過有關改善個人資料私隱保障的議案。有議員促請修訂法例,賦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有刑事調查的權力。

香港立法會議員(職工盟)李卓人:「大家看到整個法例最大最大的漏洞,就是根本整個法例本身,就像八達通三違反都沒有刑責,政府現在說刑事化了,但私隱專員整天給人家罵是無牙老虎,你現在不給它調查權,要警察去調查,這個無牙老虎變成什麽呢,就是你給它一個假牙。」

私隱專員指出,八達通醜聞並非單一事件。香港金管局在同期揭發6間銀行曾向其它公司出售或洩露客戶資料,其中永隆、永亨及中信銀行國際已先後承認此事,據悉一些電訊公司也涉及在內。另外,許多中資機構都涉嫌進行類似八達通的資料収集。有議員強調,未來的修訂條例必須適用於中共駐港機構。

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劉慧卿:「現在不知道有多少資料拿到內地,我們更加要知道,說到內地就更加令人生氣,這條條例我們講了十幾年了,都不知道是否適用於中央駐港機構,你很難告訴香港市民聽,我們香港的法例不適用與中央機構,因為它要淩駕於法律之上,是無法無天,……中聯辦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周圍去聯絡,我有理由相信他們收集了很多的個人資料。 」

塗謹申議員呼籲立法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並已去信立法會內務委員會,要求動用特權法徹查。

3. 香港擬修訂私隱條例 再試一國兩制

私隱條例港府修訂草案將在明年初提交立法會審議,有關條例是否適用於規管中共在港機構,將再次測試所謂的一國兩制是否真正在香港落實。

攝影:潘在殊

剪接:李國雄

三. 環球焦點

1. 緬甸大選在即 英國各界關注

緬甸即將在11月7號舉行20年來首次的大選,不過,緬甸軍政府已經表明,在選舉期間,外國記者和觀察員都不得入境;與此同時,緬甸最大的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依舊被軟禁在家中。目前,聯合國與大多數的西方國家,都對緬甸大選的公正性抱持相當的懷疑。英國政府同時表態,沒有昂山素季參與的大選,不具有可信度;而受到英國政府庇難的緬甸人,也呼籲國際社會抵制大選。

已經進入倒數計時階段的緬甸全國大選,軍政府聲稱這是他們邁向「民主路線之圖」的重要標誌,但是隨著緬甸的民主派領袖昂山素季持續被關押,以及其它的9個政黨遭到查禁,大選的真實性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10月中旬,昂山素季已經通過她的律師轉達,呼籲聯合抵制這次大選;而在同一時間,緬甸軍政府也釋放出爆炸性言論,拒絕觀察員和外國記者在選舉期間入境緬甸國土。目前英國、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斷敦促緬甸軍政府釋放昂山素季。

在緬甸駐英國倫敦的大使館旁邊,已經有民眾掛起「釋放昂山素季」的海報。

記者出鏡:但是她到底能不能釋放或是參與選舉,都是個未知數,英國外長已經聲明,沒有昂山素季參與的大選,是非法的。

昂山素季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英國的發言人溫南博士(Dr. Win Naing),在倫敦出席一場緬甸克倫族的聚會時對我表示,要求軍政府讓昂山素季參加大選是不可能的,全國民主聯盟早已決定全面抵制這場選舉。

溫南博士:「根據緬甸現在的法律,昂山素季不可能參加大選,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縹甸人會一如往常支持她。」

人權團體《英國支援緬甸運動》(Burma Campaign UK)的一名策劃主任瑪麗(Mary Hle)進一步指出,緬甸新的憲法對於選舉的限制,有太多不民主的地方,包括給予軍政府過大的權力。

瑪麗:「緬甸憲法絲毫沒有賦予少數民族應有的權利及自治權。百分25的國會席位由極權軍政府佔據,軍政府控制國會,媒體也沒有自由可言。因此,這部憲法對緬甸人民來說,既不自由也不公平。」

直到現在,軍政府關押了2,100名良心政治犯,他們都面臨著被嚴重酷刑的可能。昂山素季曾說,這些政治犯,才是真正關心和希望緬甸走向自由民主道路的人。

英國《衛報》在9月中旬頭版報導《英國廣播電台》BBC礙於財務收縮,有可能撤出在緬甸的播出,《衛報》指出,這對於軍政權就像是一個禮物,對於被關押的政治犯而言就是個侮辱。

今年夏天,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特赦》(International Amnesty)發起一項運動,位於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把任何一位緬甸政治犯的名字寫在自己的右掌心,然後拍照上傳互聯網,以此對這些政治犯表示支持。

記者出鏡:《國際特赦》要求英國首相卡梅倫和他的政府,對緬甸政府施壓,要求他們釋放所有良心政治犯,並確保緬甸人在選舉期間,享有表達言論、和平集會以及聯盟的自由。

艾艾茉(Aye Aye Mon),是政治犯家庭的女兒,去年她接受英國政府的庇難,目前居住在曼徹斯特。我們在她位於地下室的狹小房間,聽她講述了在緬甸的生活。

艾艾茉:「我父親在1988年被捕,直到2000年獲釋。它們(政府)總是竊聽我們的電話,檢查我們在和誰聯繫,有時候我們在通話,電話線就直接被切斷,或是聽到奇怪的聲音,像是一種回音。」

艾艾茉說,她是家裡面唯一沒有被捕的人。在緬甸,她習慣保持絕對的安靜以求自保。艾艾茉在緬甸完成碩士學位後,原本計劃攻讀博士,但她最後還是選擇離開自己的家鄉。

艾艾茉:「如果繼續唸博士,我需要在大學教書為政府工作,但我並不想為了那個政府工作。」

根據報導,去年緬甸東部的克倫族(Karen),與軍政府發生激烈衝突,有4,000人跨越邊境,逃向泰國。

儘管如此,在泰國這樣一個稍微自由的國度,克倫族仍然需要為了生存而奮鬥。目前在雪菲爾城市唸書的帝高(Saw Eh Htee Kaw),2006年來到英國,在這之前的21年,他一直生活在泰國的集中營裡。

帝高:「集中營四周佈滿鐵絲網,我們很難逃離,唯一可以逃生的出口就是大門了,那裏的戒備非常嚴密。如果有人離開集中營被發現了,常會遭到毒打,而我們對此束手無策,因為我們無權抱怨。」

9月期間在倫敦的地穴藝畫廊(London Crypt Gallery)展覽了一系列由攝影師杜赫斯特(Vernon Dewhurst)在泰國集中營秘密拍攝的作品,作品中可以看到緬甸人處在非常窮困的環境。帝高說,他們在泰國的處境雖然很糟,但身在緬甸的人民情況更難以想像。

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College, London University)法學系教授奇瑞博士(Adam Gearey),長期觀察國際人權現況,他認為,從國際間對緬甸人權的實際反應看來,許多國家並沒有真正對軍政府施壓。

亞當奇瑞:「 歐盟部分成員雖然主張應該強力制裁軍政府,但是在緬甸有石油利益的法國,就對制裁有些迴避。而具有敏感地位的中國,更在阻撓國際社會對改善緬甸人權狀況的努力。 選舉的舉行是一件好事,這讓國際壓力有集中的地方,期使選舉能透明、可靠,達到國際標準。」

另一方面,奇瑞博士對未來緬甸民主憲政的建立,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亞當奇瑞:「 我想大家應該抱持希望,期望每個國家都能達成民主憲政。目前的障礙是,軍政府並不想放棄獨裁而建立一個民主的政府,因此國際間必須施壓,並支持民主過渡,才有可能讓緬甸實現民主。」

在許多居住海外的緬甸人心中,他們都渴望見到家鄉能呼吸自由空氣的那一天,他們也正在努力實踐著昂山素季所說的,「用你的自由,為我們爭取自由」。

緬甸未來的民主道路何去何從,或許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但可以知道的是,在爭取自由民主到來的那一天,緬甸人從不放棄希望。

2. 走近一夜成名的智利總統皮涅拉

兩個半月前,提起智利總統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估計大多數人會感到陌生。但在33名被困礦工的世紀大營救成功後,皮涅拉的國際形象一下子變得高大、搶眼。救援過程中,皮涅拉積極向各界呼喚援手,多次親臨現場,為礦工和救援人員鼓勁,最後還守在礦井20多個小時,從第一位,到最後一位礦工,一一送給他們熱烈的擁抱,確認他們一切安好。當曾經的悲劇以大圓滿落幕後,人們開始琢磨皮涅拉是何許人也。

10月13號,在舉世矚目下,33名被困井下700米的智利礦工,全部被成功救回地面。徹夜在現場督戰的皮涅拉,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和喜悅,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這次營救是智利精神面對逆境的最真實反映。」

18號,正在歐洲訪問的皮涅拉,向英國女王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分別贈送了一枚第二位獲救礦工從井下帶上來的礦石,希望英國和智利同慶。他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說,曾有人勸他,礦工得救的可能性小於2%,他最好和營救行動「保持距離」。但是愛心和人性,讓他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他說,自己當時沒有考慮政治影響,而是毅然決然的去承擔全部責任。他當時許諾,要像對待自己兒子那樣照顧這些礦工。

對皮涅拉來說,發現礦工們還活著的那一天,是個特殊的日子。那一天,岳父去世,他在醫院陪伴到最後一刻後,決定回到礦上。那天是礦坑發生塌方的第17天,到達後,他得到了一個意外的超級大禮——礦工們還活著。

作為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皮涅拉說,當時自己就一個想法:啟動多個營救方案,即使機器失效,也不放棄救出礦工的意志。這樣,他從向盟國首腦求援,到號召全國共同努力,一直積極的推動救援工作的進度。皮涅拉相信,礦工的最後生死是由上帝決定的,所以,他呼籲家屬和他一起爲礦工祈禱。

今年60歲的皮涅拉,在歐洲和美國長大,畢業于智利天主教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他和妻子育有4個子女。皮涅拉是一位成功的億萬富翁、企業家,排名智利第四富,他還是一個公益事業的熱心人,在過去的20年,他積極投身拉丁美洲的脫貧項目,在智利援建了很多公共設施,他還是把信用卡介紹到了智利的探索者。

同時,皮涅拉也是一位開明的政治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走遍智利,聆聽民衆的心聲。去年,皮涅拉競選總統的時候,在沒有法律法規的要求下,主動把參與的各大企業經營權交出去。

為了消除做總統後,可能跟個人利益發生的衝突,他在宣誓就職前,還出售了自己所有的生意股份,並把其中的4億美元投入到盲人信託公司。

皮涅拉在3月就職總統時,正趕上智利剛剛經歷大地震。上任之初,他親自飛往災區坐鎮指揮救援。他說他的夢想就是讓智利人擺脫貧困、落後,能像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公民一樣有尊嚴的生活,他承諾要重建一個最現代化的新智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