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曝光成中國七成公民反腐首選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0月2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的採訪報導)中國最近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有近72%的人表示自己「會參與反腐」;有近76% 的人表示,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會選擇通過網絡將其曝光。

中國官方的《檢察日報》星期二報導說,中國老百姓最痛恨的是腐敗,因為腐敗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損害,影響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近年來,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逐漸增強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公眾參與公共事務、監督政府的熱情高漲。2008年以來,人民網、新華網、正義網等媒體每年全國兩會前作的網絡調查顯示,在百姓最關注的問題中,反腐倡廉總是位居前列。一項網上調查顯示,有近72% 的人表示自己「會參與反腐」;遇到社會不良現象時,有76% 的人會選擇網絡曝光。

報導說,近年來,網絡及媒體以調查、報導和評論等輿論形式批評公權力運行中的「該作為不作為」、「不該作為亂作為」,已成為遏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以權謀私等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有中國學者表示,如果說十多年前,10條新聞中有2條與腐敗有關,而今天,10條新聞中有5條與腐敗有關。腐敗問題嚴重破壞了國家的民主,阻礙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更減損了國民福利。

就網絡在中國民眾反腐努力中所起的作用,國際反腐組織「透明國際」的亞太事務負責人廖然表示:

「我覺得用網絡來檢舉曝光腐敗案件在中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媒體都是被壟斷的,一般的老百姓、記者或者知識分子想要在報紙上發表一篇跟主旋律不同調子的文章都不太容易。更何況你要想報導地方官員的問題是絕對不可能見報的。但是網絡由於它的即時、傳播面廣、迅速的特點,所以很多群眾就用它當作反腐敗的一種有效手段。當他們看到有些官員有腐敗現象的時候,以前他們可能是上告無門的,但現在只要他們把它一放到網上,大家就可以廣泛的轉貼,所以這就發生了一種非常強大的威懾作用。所以我覺得用網絡來檢舉和曝光腐敗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報導說,今年4月,雲南大理洱海「情人湖」別墅群被媒體報導後,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輿論的壓力下,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介入開展調查,查實「洱海天域」房地產開發項目存在嚴重的官商勾結、行賄受賄等違紀違法問題,查出大理市原市長段力、原副市長方元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原州長助理郭宏峻等6人存在受賄行為。這一事件還牽出了大理州原副州長黃永華腐敗案。此外如廣東省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原副局級幹部、徵地拆遷辦主任劉新雲,「日記局長」韓峰等腐敗官員的曝光,都有網絡輿論監督的功勞。

美國民間機構中國信息中心的楊莉藜表示,雖然中國政府對互聯網也進行多種控制,但老百姓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發表看法,或曝光官員腐敗醜聞:

「我想互聯網在中國的出現它還是相對其他媒體來說門檻低、成本低。它是草根階層,普通民眾樂於選擇的表達方式。有一個說法說互聯網是送給中國人的最好禮物。我認為這個說法是非常正確的。當然它不光是送給中國,是送給所有失去了知情權力和表達權力的民眾的一個最好的禮物。互聯網我們知道在中國的普及率是相當的高。中國自稱是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當然它人口基數本來就大,這麼高的普及率。雖然政府也花了很多的功夫去控制,但總體來說,它的內部控制不像對海外網站的控制那麼嚴格,因為中國有這麼多的網民,就是作為一個局域網,它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報導說,輿論監督能夠給反腐敗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基礎,越來越多的反腐敗線索,首先是通過輿論監督體現出來的,如:白宮書記張治安、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荒唐書記黃鋒、滯留不歸書記楊湘洪等都是被網絡率先揪出來的,老虎照、躲貓貓、釣魚執法僧事件背後的黑幕也是最先由網絡揭開的。這說明反腐倡廉活動,不是某一個部門的活動,而是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今年 8月召開的全國檢察長座談會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職務犯罪案件2.02萬件,同比上升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