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步】寺廟的由來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9月3日訊】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證悟了其所在層次的佛法後,為了普度眾生,開始向眾生傳佛法。最初在印度傳佛法時,並沒有寺廟,後來為了給佛陀講經說法提供居住場所,才修建了「精舍」,這大概算是早期的寺廟。

印度舍衛國的祗園精舍和竹林精舍是印度最早的寺廟。因為竹林精舍是由伽藍陀長者獻地建築而成的,所以後人也把寺院稱為「伽藍」。

此外,印度早期的佛教活動場所多為石窟式建築。無論是精舍還是石窟,主要的用途都是讓出家僧人在其中修行和居住,因此起初裏面並沒有現在寺院中的塑像和經卷。原因是釋迦牟尼佛講法只是口傳,並沒有文字書籍的流傳;而且佛陀禁止造像崇拜,要求修行者依佛法之本而不是依靠外在的權威。

釋迦牟尼涅槃被火葬後,古印度的八位國王派使者到火葬地,要求分給佛舍利,經再三協商佛舍利平分給了八位國王;但還有兩國國王沒有拿到舍利,就各取了裝舍利的瓶子和骨灰回去安葬。各國把分到的舍利帶回國建塔安葬,並定期舉行紀念會。也就是說,當時在印度共建造了十座塔,即「八王起八塔,金瓶及灰炭;如是閻浮提,始起於十塔」。

塔,梵文為Stupa,意思是高墳、高顯處,是當地的紀念性墳墓的通稱。

除了造塔安放、供養佛陀的身骨、齒發和燒出的舍利子外,僧人們還開始編輯整理佛陀講說的內容,由此出現了佛經。

阿育王時期(西元前三世紀左右),佛教成為印度國教。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下令發掘了「八王」舍利塔,只有一、二座塔因堅固難破而未能開啟。取出後的舍利被重新分配裝入八萬四千個寶函,並造了八萬四千座塔來安奉。

中國西安的法門寺就珍藏著釋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隨著各地建塔,舍利也流傳到了許多信仰佛教的地區。塔也因此成為人們敬拜佛陀的對象和以後佛寺的主要建築之一了。

其後,造像藝術隨著希臘帝國的崛起而傳入印度。佛教徒開始建造佛像、菩薩像,佛教的崇拜也從禮拜象徵佛身的舍利塔轉向了造像觀想、禮敬佛陀。造像出現後,必然要修建安置造像的場所,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寺廟建築格局也就隨之產生了,其中造像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種造像的情形也隨著佛教的傳播而進入中國。

實際上,無論是塔、佛像還是寺院的建築,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都會受到當地文化和習俗的影響而有一定的差異。通常,中國佛教寺廟是以塔為標誌,殿堂為主體,造像為核心內容的宗教建築群。

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建造法則,一般是把主要的建築放在南北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置在東西兩側,如故宮的建築格局。中國的寺廟格局也是如此,但是受朝代、地域和特殊地形的影響會有一些差別(比如遼代的建築都坐西朝東等)。

一般來看,漢地的寺院從南向北主要的建築分別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閣)等坐北朝南的正殿。東西二邊的配殿主要分東側的生活區(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堂、客堂等)和西側的禪堂和雲水堂(接待外來僧客的住宿之處)。

佛寺大門一般是三門並立,中間是一大門,兩旁各有一小門,象徵「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也就是說,當人跨入山門後,就要將世俗之事全部拋開。「三門」又稱「山門」。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門,也稱為三門式山門。三門常蓋作殿堂式,故又稱為「山門殿」。佛教中有名的哼哈二將便分立在山門兩側,威風凜凜。

佛教徒一般禮拜的物件為佛經、佛塔(舍利)和佛像,其中以佛像最為普遍。佛寺本身主要也是為供奉佛經、佛、菩薩等造像而建造的。雖然,建造佛像並不符合佛陀在世時對弟子們的教導:不以有相(形)作為信仰的對象,但是人的心理總是希望把美好的東西用有形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才導致了造像、寺廟的出現。

從寺廟的由來可見,修煉最重要的是修心,要依佛法之本修行。如果只將心思花在造像、建廟上而不實修,亦是難以修成的。

選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