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之外 海地更需信心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9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12日電)2010年1月12日下午的35秒,將改變海地什麼?

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發生芮氏規模7強震的7個多月後,中央社記者藉著隨總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訪問海地的機會,近距離觀察災民的生活現況。

震災已過,但災民仍在帳篷中熬過一個又一個酷熱的日子,忍耐一場又一場雷雨過後的泥濘,別說遷移新居,連現有的帳篷都已殘破。

強震發生後,太子港最宏偉的天主教堂,被自然力毀得幾乎等同廢墟,下午的陽光照射破碎的玫瑰彩窗,不再映出繽紛。教堂前廣場,倒有許多兒童及少年如常聚集踢球,彷彿一切從未發生。

破碎的教堂,成了震後人們無語問蒼天最強烈的象徵,也因此變成媒體及為了各種目的湧入海地的外國人必遊景點。

35秒的天搖地動,造成將近30萬人死亡,數不清的屍體用卡車從路邊載運到郊區一片看得見地平線的廣大空地,挖個大坑埋進去。空地上只見隆起的土堆,「沒有十字架、沒有紀念、沒有碑」。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台灣海外工程公司(OECC)所興建的運動公園,震後成了難民暫居的地方,上千帳篷櫛比鱗次,名副其實的帳篷城市(tent city)。

這裡的孩子們看到外國人,會好奇地將他們團團圍住,拉拉他們的褲子、摸摸他們脖子上掛著的相機或手上拿的收音麥克風,大一點的孩子說著「monnaie,monnaie」(零錢、零錢),連話都還沒學會說的,就用手在嘴上點兩下,再彎成碗狀,任誰都懂,他餓了。

但在教堂廣場前,有1個孩子不是這樣。

他緩慢而優雅地走來,對著拿相機猛拍斷垣殘壁的外國人說,「我今年14歲,我會說6種語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克里奧語•••」

他的法語的確好聽,文法幾無錯誤,與一般海地人含糊不清的法語不同,他說這是自學來的結果。

要是糾正他一個字,他會自信地說,「我知道,我會說法語」。多麼像聖艾修伯里(Antoine deSaint-Exupery)的小王子,如此驕傲,如此單純。

孩子的母親死於震災,與父親不和,極想自立。「我去過很多國家在海地的大使館,想在那裡工作,因為我會說6種語言。但他們都說我太小了•••」

他鼓起勇氣說,「妳能不能回到妳的國家,告訴妳身邊的人,我叫提歐,今年14歲,我會說6種語言,可不可以讓我去工作?」

這孩子沒有要錢,也不要食物,只要一絲希望,一個憑自己能力取得的生活保障。世界送進海地無數的物資,承諾數以億計的捐款,但相信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安心感,誰給得起?

重建海地、海地重建,國際上對海地的關心,似乎大多只是重新蓋起震不倒的新屋。

但在幾乎毀壞的大教堂前,與那孩子的相遇彷彿天啟似的,讓人看見什麼才是海地人最需要的建設:「對未來抱持的希望和信心」。

若海地人無法相信,這個國家要站起來,除了外援,還必得靠自己對更美好未來的渴望及實踐,即使新屋建好,海地人依舊貧窮,過一天是一天。

無數的國際組織、志工或海地政府,有沒有能力告訴這孩子,不要放棄,多禱告,等你成年,你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外國人來了又走,做完訪問,也充飽了相機記憶卡。這孩子在中型巴士掉頭駛離後,朝車裡的人揮揮手,目送了車尾好久好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