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笑:溫家寶為何敢哪壺不開提哪壺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9月3日訊】溫家寶喊政改,聲薄音弱,形單影隻,用哪壺不開提哪壺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但溫喊話的頻率卻在加強。

自趙紫陽之後,政治改革早已消聲匿跡。因此每當溫家寶喊出政改,總會引起一陣騷動。8月20日,溫在深圳提到政改,馬上掀起層層波瀾。8月27日,溫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上,再次談及政改,又引發種種議論。溫家寶一週內兩次喊政改,再考慮到其在兩會政治報告中也提及政改,使人感到已經到了逢場就提的程度了。

溫在這個時候頻繁提政改製造了一個表明自相矛盾的迷。一方面,溫在高層孤立無援,踽踽獨行。另一方面,儘管無人接應,倒也無人打壓。實際上,無人響應說明,中共高層都知道這是做不得的事,誰也不願跟著趟混水。無人打壓說明,溫與中共高層有某種默契。也就是說,溫這種體制內的「異見」應該是經過中央高層同意的政治動作,有意讓溫去放,但又不以正式的名義。這就是溫敢於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原因。具體說有幾點。

其一、溫的喊話以個人形式出現,不會影響到中共的根本利益,而且可以起到安全閥門作用。根據中共政治遊戲規則,正式的改革宣示應由中共中央這邊核心發出,而不是由國務院總理發出。所以溫是「名不正,言不順」。也就是說,中共到時候可以說這只是溫的個人看法,不是中共的決策。必要時,可以照樣封殺。

而溫的「親民」形象和政改呼聲卻能幫助中共改善形象。作為個人,溫有可能是良心發現或在表白和澄清自己。作為中共的總理,不管溫是真情流露,還是假戲真做,他的淚水漣漣、語出驚人,吟詩作文,都起到了漂白中共的作用。而且,當中共想做一些修修補補的改革時,又可以把溫的喊話納為自己的功勞。

其二,政改說法雖然帶有溫個人色彩,但這符合中共搶奪解決危機的話語權和主持權。政改是中共應對三退(退黨、退團、退隊)衝擊、腐敗趨勢和擺脫內外交困的最後一張牌。也就是說,政改說法造成中共仍有希望,仍可領導中國的假象。

政改作為口號,最大的實際效用就是幫助中共建立繼續執政的合法性。從大環境看,中共有強烈的大難臨頭危機感。三退和解體中共大潮的衝擊;中共提出檔案銷毀建議和老幹部紛紛寫回憶錄;高幹資金和家屬外逃等都是症候,中共感到統治危在旦夕。78年開始的改革讓中共喘息了30多年。在目前的危機中,中共仍期盼再次用改革捱過難關。溫借走訪深圳紀念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把鄧搬出來,想說明的是:中共仍可以領導中國,包括改變自身。這是溫在替中共做「柔力球」運動。但這輪危機是要解決中共和解體中共,所以根本不可能通過由中共主持的任何改革完成。

溫帶有「溫情」色彩,他提出政改口號對國內外都有迷惑作用。比如仍有人歡迎溫講話,認為說了比沒說好,可以假戲真做,借力使力,力爭把溫講話作為啟動政改的契機。有的國際媒體在報導時說「中共政府首腦顯然要加強公民權益」、「提倡更多的民主監督」等。實際上,大部份中國人已對中共失去信心,對體制內政改不寄任何希望。中國正在經歷一個通過三退解體中共的和平轉型過程。

其三,溫的政改口號表面帶有正義感,實際上是維護通過掠奪民眾和國有財產致富的中共官僚資本。溫說:「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就是中共官僚近30多年掠奪國民的成果嗎?現在要用政改保障經改成果,不是明目張膽地在替中共既得利益者說話嗎?

其四,溫的政改並不都是糊弄人的花架子,而是有非常實際的內涵的。排斥什麼,鞏固什麼,經謂分明。

從中共政改的內容看,其底線是「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即不會實行多黨民主選舉、新聞自由、軍隊國家化等。也就是說,政改就是為了進一步鞏固現存的中共一黨專制領導。

溫家寶說,沒有程序的民主,就沒有實質的民主;在和平建設時期,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腐敗,而滋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和制約。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政權的性質就會改變,就會「人亡政息」。如何用程序民主有效監督和制約執政黨?只有實行多黨民主選舉和分權制衡,但中共政改恰恰排除這一點。

中共政改的目的和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這充分體現在中共集大全的《攻堅:十七大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中,如「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改善黨的執政能力」、「改善黨對新聞的領導」、「發展黨內民主」、「調整和理順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推進黨管幹部科學化」、「加強和改進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方式」、「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心在行政機構改革」等。所以,就算全部按中共的意思最大限度地進行政改,改來改去還是一個現在的中共,照樣腐敗墮落。況且,中共還不一定願意改。

因此,溫家寶不是不識時務,而是拿捏得當。以這種煽情功夫,難怪要被人們帶上「影帝」的帽子。

──原載《大紀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