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速開發下的環境反撲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8月14日訊】中國近來重大環境災害事變,突顯開發與環保的衝突,但與台灣不同的是,中國的政治環境,無法讓環保團體透明監督和學者串連發聲。許多專家憂心,再不正視這波環境威脅,中國將有新一輪群體事件。

舟曲縣大規模泥石流,死亡人數持續上升,其實十多年前同樣災難也在舟曲發生,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早就警告,當地生態破壞嚴重,下次再有泥石流,災害規模將更大。

除了舟曲,今年七月,全中國至少發生三起重大環境災害事變。7月3日,福建紫金礦業有毒廢水洩漏;7月16日,大連輸油管道爆炸;這還不包括7月底東北洪災被衝進鬆花江裡的七千桶化工毒原料。專家已經明確地將過度開發和災難聯繫。

綠黨召集人潘翰聲:「最近看到中國大陸這一串天然災害,其實背後很多都是人禍所造成的。人類對土地的一個過度開發,我們跟大自然一直借很多都不還的話,到最後大自然連本帶利討回來的時候就會像暴力討債一樣,會大到我們無法承受的地步。」

中國大陸已經不可抗拒地進入重化工時代,不過環保人士表示,發展經濟有賴透明制度與民意監督。

潘翰聲:「在一個民主機制之下,人民有改變這些開發方式的一個可能性,資訊能夠更完整的公開出來,讓人民知道這些開發的基本原則的時候,開發就會有所改變。」

以環境換取急速開發的同時,許多專家預言,中國環境事故高漲期已經猝然來臨,甚至憂心這種持續地威脅,將帶來新一波群體事件反彈。

新唐人亞太電視張明筑台灣臺北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