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 真假美猴王之辯-全總工會與自主工會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8月14日訊】今年中國罷工潮當中,工人的利益主訴是加薪,只有少數工廠的工人提出要求成立獨立工會。對這兩類要求,中國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態度以應對。

一、中國政府為什麼容忍工人要求加薪?

對於各地工人的加薪要求,中國政府采取容忍默許態度。繼本田及富士康加薪之後,中國27個省市紛紛宣布上調或計劃上調最低工資標准。7月中下旬大連開發區幾十家企業的工人罷工,據網上流傳消息,這些罷工得到當地官方工會(實際是政府)的支持。

許多外媒試圖解釋這一現像,認為是中國政府同情數千萬民工受剝奪的困境,不願對罷工施加太大壓力。這種看法流於表面。中國政府之所以對工人加薪的要求采取容忍態度,真正的原因是以下兩點:

1,中國城市人口與農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3:1。以農民工為主體的龐大社會底層由於長期收入過低,導致中國國內民眾消費能力低下,內需嚴重不足,經濟對外依存度過高(最新數據是高達60%)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經濟尚未走出低谷,各國對中國低價傾銷商品反感日增。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必須提高低收入階層的收入,讓外資企業主拿出利潤的一部分來加薪,並不損害中國政府利益,反而有助於解決工人工資過低引起的社會矛盾。

2、今年適逢中國調整外資政策。基於對中國市場富有吸引力這一自信,中國政府收緊外資政策。國務院於4月13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今後要調整吸引外資的方向,將“兩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企業)逐漸淘汰出局。亞洲資本當中有不少屬於這種企業。這次罷工主要發生在人力成本偏低的台資、日資等已不太受寵的亞洲資本企業(歐美資本的勞動工資相對要高,超時加班現像也相對少),因此中國政府對工人要求雇主增加工資的要求持暗中鼓勵態度,

工人工資確實得到了提升,但即使是工資標准最高的上海,達到調整後的收入水平也就是月工資1120元,其年收入與2009年全國城鎮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32736元相比,僅及後者的40%。觀諸事實,這次加薪只是償還對工人的歷史欠債,並不像一些媒體歡呼的那樣:中國勞工低薪時代已經結束。

二、要全總工會,但不要工人自主工會的原因

對於工人要成立自主工會的要求,中國當局則打出了一張以假亂真的牌。中華全國總工會於6月4日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工會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工會作用的緊急通知》,要求官方所轄的省市縣各級工會全力推動在外資企業、港澳台資等企業組建工會。

在中國當局看來,這張牌可謂高明:對於工人與外界,中國當局藉此表示了支持之情。而對於企業來說,卻名正言順地施加了壓力。自從2006年政府下令在全國非公企業成立工會以來,效果並不理想。直至今年6月,官方調查顯示非公中小企業中,工會滲透率不足半數。

關於中國“全總”領導下的各級工會, 外部觀察者很容易會將其混同於歐美或者日本的工會。國際社會研究工會的人士雖然知道“中國至今尚無獨立工會”,但將“全總”定性為“是個較溫順的工會組織”,這也是種誤解。因為“全總”與民主國家的工會有兩點本質的不同:其一,經費來源不同,各國工會經費來自會員所交會費,而“全總”的經費卻來自政府財政撥款;其二,民主國家的工會負責人均是專業人士,但絕對不會是政府公務員,其任職資格也不是來自政府任命,而是通過工會內部的選舉或者任命程序。而中國工會則從中央到省、地區、直轄市、縣工會工作人員乃至國有企業的工會主席等,無一不列入公務員編制,由人事部門任命,處級以上工會主席還得經過黨的組織部門考察並同意方能任命。大多數地方政府的工會,成為當地政府安排政治失意者或行將退休的官員的部門。

既然中國的工會從未真正成為工人表達階層利益訴求的管道,那麼中國當局力圖在外企當中設立工會的真實目的何在?說穿了,還是為了加強黨對企業的控制,這是中共實施社會控制的重要一環。

中共一直通過在企業設黨委這種方式控制著企業,1989年以前趙紫陽任總書記時期,曾提過“黨政分開”與“政企分開”的改革方向。許多非公企業(外資與私企)進入中國之後,既未設黨委,也未設工會。但從江澤民時代開始,中共不再提“黨政分開”與“政企分開”這類改革,相反逐步加強黨對企業的管控。胡錦濤任總書記之後,私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雇員當中,中共黨員人數在增加,截至2007年6月底,中共在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25.2萬個,黨的勢力深深滲透到企業當中。只是這種黨支部不能像在國企一樣領導經理廠長等經營者,所以中共還一直設法在私企與外企建立工會,希望通過工會控制企業員工從而挾制資方聽命。2006年中共以政府命令的形式,要求在全國的外資企業中建立工會,這一命令得到美資Walmart等的響應。這次發生13連跳事件的台資富士康也建立了工會,擔任工會主席的是老板郭台銘的秘書。

基於中國特殊的制度環境,可以推論,由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的外企工會,與其說是為了表達工人利益訴求而設,不如說是為了將黨統治的神經末稍延伸至外資在華企業,而成立工會自然是最方便也最讓外企無法拒絕的借口。

對於中國今年罷工潮的社會影響,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看法有不少。本文的分析,至少可以讓讀者認清:第一,中國當局容忍工人罷工,主要是出於經濟考慮。讓企業主拿出錢來加薪,總比讓政府拿出錢補貼窮人合算;第二,任何民眾的自發性組織,都不會被當局接納容忍。既然工人要求成立工會,政府就湯下面行一箭三雕之計:既達到多年以來迫使外企成立工會之目的,也堵了工人的嘴巴,還提升了政府形像。

(原載《中國人權雙周刊》第32期,2010年8月12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