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生公平性188位 倒數第4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8月1日訊】中國大陸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對成員國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等,綜合性評估排名中,中國位居第188位,在191個成員國中倒排第4位。中國每年有50%應該到門診看病、30%應該住院的民眾,因各種原因得不到救治。不公平的原因是20%城市人口佔用80%醫療資源,80%農村人口只佔有20%醫療資源,低於所有非洲國家。

[巴德年]“我代表長期工作在醫藥衛生戰線上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9位元院士委員作聯合發言。”

“建國以來,我國的衛生事業得到了發展,許多傳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絕,人均壽命、嬰幼兒死亡率等指標都有了明顯改善,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銀行等機構譽為發展中國家的典範,讚譽中國只用了世界上1%的衛生資源,解決了占世界人口22%的衛生保健問題。遺憾的是,時隔20年後,中國的醫藥衛生總體水準被WHO排在第144位,而衛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數第4位。這與我國的大國地位、與我國飛躍發展的經濟狀況,以及與我國的國家性質相差甚遠,醫藥衛生事業的嚴重滯後已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瓶頸。”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淡忘了醫藥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忽略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我國政府向世界宣佈的“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承諾,沒有兌現。世界上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衛生投入列入國家財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姑且不說發達國家用於醫藥衛生開支均占GDP的10%以上,就連巴西也為7.9%,印度為6.1%,尚比亞為5.8%,中國只為2.7%。而且,中國政府的衛生投入在整個醫藥衛生總支出的比例,也逐年減少。1985年政府預算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為38.58%,1995年為17.97%,2000年以後只剩下15%左右。相反,讓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醫藥費的比例卻逐年增加,1985年為2846%,1995年為46.40%,2000年以後竟一直接近60%。其實,貴不貴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態感受”。只有當自己不得不消費,而自己的經濟條件又難以承受時,即刻就感到貴。”

“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種不情願消費,但又不得不消費的極特殊的消費形式。消費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決定的,而是由病情決定,由醫院決定。如果像大多數國家那樣,病人的醫療費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由醫療保障體系承擔,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藥或者動手術,他們就不會感到貴了。”

“多年來,我國某些部門以“中國國情”為由,宣稱中國不會走國外全民醫療的老路,要走一條自己的“改革路”,走的結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極不滿意,並無法承受的地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