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6月5日讯】近日沸沸扬扬的“富士康”事件,在郭台铭尽力安抚并以加薪30%之多等实际动作下,似乎已平静下来,不过,该事件所引申出的一些问题却很值得讨论。其中,时下连中国大陆年轻人都无法“吃苦”,是否父母“爱之适足以害之”教养方式的结果就是一种。
我们知道,这次富士康跳楼员工年龄介于18~24岁之间,正是中国“一胎化”政策下长大成人的世代,合理的推测是其父母对唯一的宝贝孩子溺爱,乃至无法吃苦。就在富士康事件的热潮之际,传出中国一胎化政策下的独生子女留学印度遭拒收,因为需要带褓姆,而且比较娇气,自理能力差,学校不想惹麻烦,干脆拒收。不过,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恐怕不是一胎化政策下中国的父母亲独有。
我们不是时常听到父母亲“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吗?所谓“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当然都是最疼自己子女的。由于子女们年幼无知,对于未来无法作任何抉择,于是父母基于自己的体验,便替子女预为设想,并铺陈一条通往自认为光明前程的大道。一方面,罔顾子女的天赋、性向、偏好等等,强迫子女做这做那、学这又学那;另一方面,也为了呵护子女,一切的琐事都帮忙处理,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处世道理及方法,都不放心让子女去体验。在东方社会,这种普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的僵化教育体制里,更加强这种情况的弥漫。如果我们能做实况的访问调查,相信为人子女者都会牢骚满腹,而且,他日踏入社会时也难以立即调适。毕竟,个人都是基于自己“主观”的判定,以成本效益准则来作行为的抉择依据,任何的其他人是无法“越俎代庖”的。
家庭里的故事也会在社会上看到,父母的角色换由政府当局扮演,子女当然就是人民了。基于好意,政府为要确保人民得到完善的服务,通常将邮政、交通运输等归公营,但结果却使人民只能消受价高质劣的服务。而为使本国产业免遭外国业者的钳制,于是政府乃以关税、禁止进口、设限等方式来保护幼稚国内产业。结果是,消费者得到价高质劣的产品,而且无法享有多样化产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受保护的业者,在缺乏竞争的激励下,不会惕励经营,以致效率低、进步慢,等到有一天不得不与外界竞争时,因为不堪一击而又哀求政府救济了。这些都是信手拈来的“爱之适足以害之”例子。
重大的启示是,对“任何人”而言,绝对要经由不断学习、亲身在“试误”过程中才能长大成“顶天立地”的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