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兩會施壓臺灣民主意圖明顯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3月7日訊】新聞週刊207期

兩會施壓臺灣民主政治意圖明顯

一、中國聚焦

兩會施壓臺灣民主政治意圖明顯

中共人大政協兩會上週在北京召開。由於此前發生的美國對台軍售案,也使得兩岸關係成?今年兩會外界關注的焦點。而溫家?在政協開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兩岸政治互信,施壓臺灣民主政治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

中共總理溫家?在3月5日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兩岸問題,首次提出“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政治基礎,增強政治互信,”此話耐人尋味,看來對岸馬英九政府的只談經濟不談政治的跛腳政策,恐怕難以走下去了。

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自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迅速升溫,四次江陳會,共簽署了十二項協議。但由於金融危機的衝擊,使大陸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暗礁浮出了水面,也造成兩國關係降溫,這使得臺灣的地位非常尷尬。因?,在政治上,臺灣和美?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民主制度;而經濟上臺灣有依靠中共的網開一面,美國對台軍售案,牽動了三邊關係。

兩會期間,人大發言人李肇星在回答有關對台軍售案時說,這就好比兩人正在熱烈擁抱,突然有個給了其中一方一把匕首,但李肇星並沒有坦白,另一方背後扛著上千枚的飛彈。但由此可以看出,兩岸雖然交往密切,但仍是同床異夢。馬英九試圖通過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臺灣找出路;而中共以經濟施壓臺灣的民主政治的用意也越來越明顯。在兩會召開前夕,中共透過海外的傳聲筒中評社,連續發表多篇社論,指出:“台灣至今雖然不斷獲得大陸方面在經濟上釋放的好處,在政治領域卻鮮少投桃報李,以至於近期大陸民意開始出現質疑聲浪,認為大量對台的經濟優惠措施,已經一定程度損害了大陸民眾的利益,—”施壓臺灣民主政治顯而易見。

如果說兩岸交往需要一定的政治基礎,那?這種政治基礎也應該是與世界主流接軌,即專制應轉向民主。因此,推動大陸的民主化,才是真正造福兩岸人民的雙贏。新唐人電視臺記者楊曉玫綜合報導。

二、環球焦點

1. 記錄片《劫後天府淚縱橫》

記錄片《劫後天府淚縱橫》記錄的是前年四川大地震中豆腐渣工程受害兒童家長在震後伸冤的真實故事。這部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短片提名的影片自去年五月份在美國HBO頻道首播之後,早已經在YOUTUBE等視頻網站廣泛傳播。不過細心的網民可以發現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時間上傳到YOUTUBE上面,而最早上傳的版本已經不在網絡上。

《劫後天府淚縱橫》的兩位導演兼攝影師Jon Alpert 和Matthew O’Neill在3月7日頒獎儀式之前表示感謝網路上的用戶,因為在中國政府強行要求YOUTUBE拿下早期上傳的紀錄片視頻後,他們幫助重新上傳。而那些川震豆腐渣工程受害兒童家長們也正是通過YOUTUBE看到這部紀錄片。

Matthew O’Neill:“這部影片被盜版並放在了網站上,他們從四川看到了這部片子,他們喜歡,也支持,認為做的好。”

Jon Alpert表示,因為不能無法再要求從網站上卸載視頻,中國政府後來出50美分一個反饋請人在網絡視頻後面張貼負面反饋。

Jon Alpert 和Matthew O’Neill原來都是紐約社區電視網的製作人,HBO當初請他們去記錄四川地震的情況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想到那些家長會主動找到他們。

Matthew O’Neill:“我們遇到些難題,四川復興的家長主動要我們來拍攝,歡迎我們,請我們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即便現在他們還在講述他們的故事。我們當時確實遭到拘留,但是電視素材已經運出了中國。”

《劫後天府淚縱橫》是一部催人淚下的記錄片,不僅是觀眾,還有攝影師。

Jon Alpert:“作為家長,我能同情到那些失去家人家長的,聽他們的故事,讓我落淚。(真的苦了﹖)我邊拍攝邊哭。”

Matthew O’Neill:“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家長的面孔,就是那些在學校坍塌中失去孩子的家長,它印記在我的腦子中,我拍攝時看到的鏡頭將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

獲得奧斯卡提名,這兩位導演表示,如果獲得金像獎當然好,但是也希望這部影片能夠讓人看到中國的現狀,並且幫助到那些家長,因為──

Matthew O’Neill:“那些家長一直在問同樣的問題,地震後兩天,10天之後,兩年後的今天還在問,我們還在問為什麼學校的樓都倒了,而旁邊的沒有,我們其實也想知道。”

Jon Alpert:“這部影片可以給他們一些力量,在他們還在爭取真相的時候,我們僅僅是為他們服務。”

2. 歷險來自平淡人生

今年奧斯卡動畫片長片入圍的有5部影片,雖然其中有三部影片的歷險地點是在森林裡,其實是導演們的歷險讓人們發現真實的歷險來自平淡的生活。

製作動畫片不僅僅是三到五年時間在電腦或畫板前面全神關注,也需要導演和製作人去歷險。例如北歐各國。

《凱爾斯的秘密》 導演 Tom Moore:“我在三個不同的國家工作,愛爾蘭,法國,比利時,我們所有人要製作這部影片,讓人覺得好像在一個地方。很有挑戰性。”

或者2005年經歷過災難的地方新奧爾良。

《公主與青蛙》編劇 John Musker:“在寫稿子之前,我們必須要去新奧爾良,我們去了幾次,我們看到了那裡的巫師,公主,我們到各處遊覽,我們聽到好聽的音樂,遇到很多音樂人,去體驗新奧爾良,我們帶去了我們的藝術總監,主筆手,我們在那裡照相,作畫,我們儘量把新奧爾良精神融入了這部電影。”

發揮他們的想像力,設計出乎意料的故事情節。

《天外奇蹟》導演 Pete Docter:“我們在這部影片上花了5年時間,其中3年花在設計故事情節上,甚至在我們製作影片之前,一直都感到難做到的是,設計人物和情節。”

《公主與青蛙》編劇 Ron Clements:“我們從基本的想法開始,那就是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和巫師打交道,還有美國黑人英雄,以及音樂劇,我們提出了這些想法給 John,那是在2006年3月,4年之前了,他喜歡,我們就從那裡開始。”

給觀眾帶來在平淡生活中的歷險機會。

《天外奇蹟》導演 Pete Docter:“這是一種生活中的歷險,還要看你怎麼定義歷險,很多人都在想,哪天開始我要自己開業,我要跑馬拉松,做這做那,這沒有錯,但過程中,我們很多人沒有關注週圍令人驚異的事物,週圍的人和機會。那些機會表面看起來不那麼重要,但實際上就是生活有意義的部份,這就是這部影片的關鍵。”

《天外奇蹟》同時也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但是,《公主與青蛙》會不會因為現在美國黑人總統帶來的時代風潮而搶奪小金人也很難講。

《公主與青蛙》編劇 Ron Clements:“我們兩個人都是奧巴馬的支持者,我們都有給他投票,我們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才給他投票的,我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些事情已經在特定時候安排好了。”

新唐人記者蘇湘嵐 袁科洛杉磯報導

三、中港臺掃描

中共突打壓樂施會 引各界震驚

著名國際人道援助機構樂施會早於1942年在英國成立,現時在全球14個國家及地區有分會,組織宗旨是扶貧,供應食物予饑荒地區,以及促進公平貿易,解決不公平現象等。香港樂施會在1976年成立,在中國大陸進行扶貧救災已有23年,一直與北京官方關係良好,然而近期卻遭中共教育部冠以滲透、反對派的罪名,令香港各界震驚。我們一起看看是甚麼回事。

中共教育部黨組2月初突然向全國高校發出一份有關香港樂施會的緊急通知,其後更在中央民族大學網曝光,該通知宣稱香港樂施會的中國分部自2005年以來一直與境內部分維權組織合作,開展大學生志願者培訓項目。通知指樂施會這個項目“用心不善”,並將樂施會定性為“竭力向內地滲透的非政府組織”,其負責人是“反對派”骨幹,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院校與樂施會斷絕來往,並加強對它的監控。

香港樂施會2月23日緊急召開記者會反駁有關指控。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在記者會上強調,樂施會在大陸的合作項目一直不涉及政治,也不違反法律,也沒有挑戰大陸政府。過去20年來,一直參與內地的扶貧工作,從未受到內地政府的批評或收到指控的訊息。他不認同通知所說樂施會與維權組織合作。

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中國有50多間大學有社工的畢業生,我們看到很多社工畢業生沒機會到社工組織或者是NGO(非政府組織),我們給一點點機會讓他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為甚麼它說是維權組織呢?”

廖洪濤又表示,香港樂施會董事會中有香港各界的知名人士,但他們個人背景與取向,都不會影響他們參與樂施會工作。

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我們不會認為樂施會有任何所謂反對派或者保守派,這種分法對我們所有的員工或者是董事會成員,都是不專業的一個提法。”

他表明樂施會從未收到有關的通知,至今也未收到大陸教育部門對事件的解釋,但今年原計劃要招聘16人進行培訓,目前已經暫停。

中共對樂施會的指控令香港各界非常震驚,身兼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今次事件顯示中共當局處於極端恐懼民間活動的狀態,造成此類“杯弓蛇影”的行徑。

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何俊仁:“動不動就擔心會不會造成動亂,動不動就擔心會不會影響社會的秩序,甚至害怕造成大規模的反政府的行動,甚至怕推翻政府。”

他認為,事件顯示中共當局正全面收緊非政府組織在大陸的活動。

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何俊仁:“所以我想很多NGO(非政府組織)被人用不同藉口打擊的,所以樂施會因為它樹大招風,一方面是被打擊的對象,和公盟一樣,其實一些較小的組織一早就給人取締了。”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表示,自己一直熱心支持樂施會的活動,他強調絕不相信樂施會有反對大陸政府的意圖,反而是當局對於維權人士過於敏感。

香港立法會議員(公民黨)湯家驊:“我覺得一個政府不應該覺得,因為有人去堅持基本的人權,而覺得自己的穩定受到威脅,我覺得這是一的很不健康的想法。……如果將其抹黑為一些反共反動或者顛覆政府的行為,我覺得是本末倒置。”

熟悉中國問題的著名評論員林和立表示對事件不感意外,他指出從七、八年前顏色革命開始,中共當局對外來的非政府組織就存有很大的戒心。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它們懷疑那些無論是美國或是歐洲的NGO非政府組織,可能有參與這個所謂滲透或是顛覆中國政府的活動,所以近日教育部發的通知並不是太意外,它們一直是很懷疑那些外國的組織跟中國的反對派人士或是異議份子有聯繫,進行一些對北京不利的工作。”

目前香港樂施會董事局共有13名成員,主席盧子健是民主黨創黨成員,曾任民主黨中委;副主席陳智思是中共全國人大代表,曾擔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此外,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也其中一員。對於事件是否是針對樂施會成員有民主派人士,林和立認為有這個可能性。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最近北京和香港民主派的關係比較緊張,所以也有這個可能性就是說,這次教育部點名批評樂施會,跟北京要打壓香港一部份民主派人士有關係的。”

據報有關通告在2月23日中午時分已在原載的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網頁上刪除。林和立分析中共內部正作出調整,因為不想事件在國際間造成更大的影響,但他相信仍會繼續打壓國內的維權組織和人士。

四、焦點話題

1. 網絡中立與互聯網開放

互聯網的使用和發展,從日常通信到關系網建立;從知識共用到資訊搜索;從文字傳輸到音像同步;從教育工具到商業運作,大大加快了資訊交流。人們對於互聯網的使用和依賴也都受益於目前互聯網的開放式模式。針對一些大的電信公司推出實施互聯網的把關,以及限制性“付費播放(pay-for-play)”的商業模式,人們提出網絡中立性(Net Neutrality),網絡中立性是什麼呢,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什麼關係呢﹖一起隨記者去瞭解一下。

“網絡中立性是保持互聯網自由開放的一個指導原則。”

3月2日在新美國傳媒新聞發佈會上,媒體公正中心主任梅爾基埃‧西里爾(Malkia A.Cyril)介紹,網絡中立性要求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不能有對網站內容和應用軟件的歧視,以保證互聯網技術和所有網站的公平競爭。

她認為,民眾的參與非常之重要,讓各個方面的聲音都能夠表達出來,尤其是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

身為作家和音樂雜志編輯的埃里克‧阿諾德(Eric Arnold)借著自己的經歷表示,如果網絡被控,許多自由音樂家的處境就將變得艱難,原因之一是他們很可能被網絡服務商忽略掉。

“一位獨立音樂家應可以掌控自己的謀生管道,走向經濟獨立之路。”

他說,過去一般音樂家的一張CD透過中間商再到店裏出售,最後音樂家得到的只有12美分,而通過網站直接出售,每張CD得到的則可高達7至8美元。

媒體聯盟項目主任埃洛伊塞‧李(Eloise Rose-Lee)指網絡媒體具有的調動性、以及保持人們的聯絡、小型商業的運作、和親和力四個基本特徵。她表示,奧巴馬總統競選的成功就是借助網絡媒體。隨著網絡媒體不斷成長,它能夠及時報導和社區直接相關的話題,更好地貼近社區生活。

“近三千五百萬到四千萬的或超過的人數,是這個國家的移民,說多種不同的語言,如果只依靠大媒體製作的新聞,你不會再看任何東西了,但是少數族裔媒體提供了一個機會。”

討論還涉及到政府政策制定和宣傳、媒體規劃和商業模式等方面。民眾若想瞭解保護開放互聯網的更多資訊,可上網查詢:www.savetheinternet.com。

新唐人記者韓寧、洪方加州舊金山採訪報導。

2. 中共幹預新時代電台升級 國際譴責

印尼巴淡島的新時代電台從2005年3月成立以來因為大量報導中國國內真實的資訊,例如SARS、禽流感、甲流感疫情、有毒食品、踐踏人權、迫害信仰等等社會所關心的焦點問題,頻頻被中共利用外交手段進行乾預。讓印尼政府違背民意停止頒發執照給新時代電台,讓聽眾失去一個瞭解真實中國的管道。

印尼巴淡島新時代廣播電台2005年3月1日成立,其廣播覆蓋面遠至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語節目經常會廣播發生在中國大陸的諸多真實資訊,如SARS、甲流疫情、有毒食品、漢維、漢藏種族衝突事件,對新聞自由的封殺,踐踏人權、迫害信仰等等, 和全世界息息相關的往來互動,防止了中共封鎖消息,給世界造成一定的災難。尤其是對法輪功修煉群體的迫害,特別是後來被發現的活體摘除法輪功學員的器官,高價販賣以謀取暴利的重大消息,讓這個震驚全世界的惡行暴露出來。以至中共不擇手段的要達到封鎖電台的目的,對外國自由新聞媒體乾預升級,用經濟利益誘惑,讓印尼政府屈服,做出違反自己法律的舉措,發出停止廣播執照的信件。

在2007年4月18日,中共610辦公室以國家名義,通過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致函印尼廣播局,逼迫印尼政府封殺新時代廣播電台的整個運作。2007年10月5日,印尼廣播局編造各種理由,拒絕新時代電台的營業准證申請。雖然新時代廣播電台成立時,已經按照正常管道完成營業准證的手續,並且拿到了地方廣播局的書面核准書,完全符合營業標準,但是代表國有的印尼中央廣播局,卻以不合理的藉口拒發營業准證,讓中共的黑手伸向海外自由媒體。

2009年11月新時代電台在向高庭上訴的過程中,印尼廣播局違反印尼法律,把新時代電台的頻率波道的執照發給另外一家電台,中共的乾預可見一斑。

中共的這些種種做法也受到了世界正義之聲的譴責,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榮獲本年度諾貝欠和平獎提名的加拿大前亞太司司長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先生,歐洲議會副主席愛德華‧麥克米蘭-斯考特(Edward McMillan-Scott)先生,分別在今年的1月致函印尼尤多約諾總統。歐洲議會的五名議員塔諾科(Charles Tannock)、席斯曼斯基(Konrad Syzsmanski)、陸玲(Astrid Lulling)、可蘭克斯(Wold Klinx)和米卡斯基(Marek Henryk Migalski)也聯合署名致函尤多約諾總統,希望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總統閣下關注此案,喬治‧貝卡里(George BECALI)也在今年2月致函尤多約諾,希望讓印尼新時代廣播電台能夠繼續廣播,為廣大社會服務,提供最及時的新聞資訊,和對社會有益的真相報導。

印尼記者聯盟宣傳主任麥姬‧馬爾基約諾:“我想這是正確的,世界組織,包括記者無疆界會關注這件事情。同時一些相關的國際組織也表達了他們的看法。那就表示這不僅僅是印尼本國一個小範圍的事件,這就意味著印尼政府資訊與通信部的頻道監督部門的人員要認識到這不是一件小事。 不僅僅是違反廣播條例,是否頒發執照的問題,這牽扯到人們言論自由的權利,廣播局卻在申請執照的程式上故意刁難,資訊與通信部、印尼廣播委員會拒絕新紀元電台執照申請,卻沒有給出任何理由。”

新時代電台負責人雷蒙‧譚:“我們得到六位歐盟會員和歐盟議會副主席的支持。這些國際的聲援是因為我們對印尼新聞媒體自由的重視所獲得的支持,我們對中共無理乾擾外國媒體自由表示抗議。我覺得西方人,尤其是這些歐盟議員他們非常注重人權和媒體自由。新紀元電台有一部分節目是華文節目,我們不會屈服於中共的壓力,是一個很獨立的媒體,歐盟議員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

新唐人記者Keyar、福清印尼雅加達綜合報導。

五. 社區巡航

反減教育經費 百萬聲浪震加州

今天可以算是加州教育界有史以來最轟動的一天,全州23所大學,近百萬名老師、學生及相關教職員工紛紛走上街頭,在各個大城市都舉行了罷課、抗議集會和遊行活動,要求州政府恢復給教育的撥款。下面我們看看本臺記者從舊金山發來現場的報導。

加州教育界將今天稱為“行動日”,因為全州學校的師生都動員起來,舉行集會遊行,抗議州府連年削減教育經費,使得教育系統面臨巨大的危機。下午5點,數千人在舊金山市政中心舉行抗議集會。參加的人群從學前幼兒、小學到大學的學生老師乃至官員都有。

學生Akasha Perez:“集會的目地是確保加州學生以及未來的學生,能有機會獲得高質量、可負擔的教育。”

三藩市Galileo高中生:“再減下去,那些人真的很難再讀書。一堂課要這麼多錢,現在要繼續升,下年可能還升,不知要加價到什麼地步。背著這麼多債來唸書,還要再負(債),然後還債,找工作,學生會很辛苦。”

至於如何解決危機,部份與會者認為要尋找新的途經增加收入。

加州家長和教師協會主席Carole Kocivar:“我們要立法者聽到我們的心聲,削減教育經費和孩子服務經費是完全無法接受的。我們要尋找新的收入來源,確保孩子獲得應有的教育。”

舊金山市立大學校董JOHN RIZZO:“我們現在是全國最後的州,在所有50個州中倒數第一。我們要從新優化教育,增加財政收入。我們是全國唯一不對石油徵稅的州。”

當局出動了大量警力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騷亂以及維持交通。當值員警表示現場表現平和。

值勤員警Mike Favetti:“大約有70-90名值勤員警,沒有騷亂,我們這裡一切順利。沒有任何緊急情況。”

儘管如此灣區有個別地區發生了騷動。早些時候奧克蘭的集會者闖入了處在下班高峰期的繁忙公路,使得880高速路段一度中斷。警方逮捕了100人左右。

州長施瓦辛格今天表示他為州府不得不削減教育經費的決定感到悲傷和無奈。加州去年通過的財政年度預算案,大砍教育經費,使得加州大學,美國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面臨8.13億美元的刪減,系統內的所有分校都受到相當程度的沖擊。

今天全加州23所大學都舉行了集會,估計有百萬人參加了這次抗議。另外在27個州也有類似的活動。

新唐人記者盧輝、甄文彪舊金山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