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月28日訊】近日,駐京辦「生死」懸疑引發熱論,有專家認為,即使撤銷了所有的駐京辦,它們還可改頭換面,以商業公司、諮詢機構、學術機構等方式繼續存在下去,體制改革才是根本。
據《南方日報》報導,一位在京近20年的駐京辦主任,經歷了駐京辦各項功能的變遷。他認為,駐京辦的設立跟國家的體制有關,也跟實際需求有關。假如駐京辦這次被撤後,地方政府可能通過當地的企業在北京掛牌,但那樣反而更難監管。
「我親眼看到有企業拎著一袋子錢進部委辦公室」
昨日,西南某省一地市級駐京辦內擺滿蘭花和火腿。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駐京辦主任稱,這些都是逢年過節的禮品,例行給中央各部委局辦送的小禮物。他說,這些禮物都是地方的土特產。
上世紀90年代初,這位駐京辦主任與另外一名同事到北京設立駐京辦。「就帶著省政府的函和7000元錢。」他說,為了跑駐京辦的批文,他們跑了4個多月,這個時間在其他地市設駐京辦審批中還算比較短的。
他拿出一本賬本。裡面記錄著他從2003年以來的各項開支:上面有送禮品的接受單位、種類和數額。其中大部份都是傳統節日時送出,裡面有月餅、花卉、睡衣、銀杏茶、小熊貓煙等等。
但他並不認為這就是外人所稱駐京辦是「腐敗窩子」,他說,有些實權職能部門發生腐敗的案例更多,但難不成也都把他們裁撤掉。假如他們駐京辦這次被撤後,他們可能會通過當地的企業在北京掛牌,但那樣反而更難監管。「我做駐京辦主任快20年了,從沒有一次送過錢,但我親眼看到有企業拎著一袋子錢進部委辦公室了。」
據悉,為了在北京打好關係,這位主任到北京後學會了吸菸。
另據普洱市駐京聯絡處主任馬相明說,他目前身兼普洱市和雲南省水利廳駐京機構的主任。他列舉了一組數據以證明駐京辦對地方所起的作用。他說,水利廳駐京辦從2005年開始成立,第一年獲得水利部項目資金2.5億元,2006年就漲到8.6億元,2007是16.8億,2008年為30.2億,去年則是25.5億元。
他說,2005年,普洱市組織120匹馬拉著普洱茶進京。當時馬相明負責北京的宣傳和協調工作。當時的「馬幫進京」活動舉辦得很成功,一下給當地普洱茶銷售帶來很好收益。
據另外一個駐京辦主任說,就算沒有各地辦事處,北京仍有很多人專門為各地跑部委提供方便,這些人不受任何制約。「聯繫處室的人、跑下來一個項目他們收費很高。」他說,一些地方政府直接聘請這些人專跑資金,然後按5%或者10%進行提成。而這些人維護關係的辦法就是依靠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