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訊劉曉波開庭 海內外惡評如潮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2月25日訊】中國著名異見人士劉曉波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星期三在北京法院開庭,旁聽的劉曉波弟弟對記者表示,哥哥在庭上作了無罪辯護。法庭外的支持者不顧公安戒備,拉起橫幅聲援。西方駐華使館官員獲准旁聽,但美國駐華使館人員未獲准旁聽。香港媒體星期四在以大篇幅報道的同時,炮轟當局打壓異見人士到了肆無忌憚地步,學者批評法院對律師及被告和家屬的行為違法。

自由亞洲特約記者喬龍的報導。正如中國曆年來將重大的政治案件,放在聖誕節審判,以避開國際社會的關注。審訊異見人士劉曉波也不例外。劉曉波的弟弟劉曉暄星期四告訴記者,周五法院將宣判,家屬獲發兩張旁聽證:「他給家屬兩個旁聽的名額,明天初步定的她(劉霞)哥哥和她一起去」。劉曉波的妻子劉霞自丈夫被拘留後只見過他兩次面,她說:「一次1月1號,一次3月20號,(明天)我跟我哥哥會去」。

對於周五的宣判結果,劉曉暄表示:「我們可能準備還在提訴,再上訴,最後(怎樣)還要取決於我哥哥他的態度」。

對於劉案受到不公正對待,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的再度關注及批評,美國也猛烈抨擊中國當局,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說,劉曉波只是要求中國政府開放和民主 ,並不構成罪行,案件明顯是政治審訊,最終可能會以政治入罪。

香港各主流媒體星期四對法院開庭都做了詳細報道,《明報》、《蘋果日報》及英文《南華早報》,均在頭版進行了大篇幅報道,還配以社論。

《明報》的標題是「劉曉波否認顛覆明宣判」。該報以「打壓異見人士,國家不可能長治久安」為題的社論說: 在國家經濟愈見興旺發達,綜合國力愈見提高,國際地位愈見舉足輕重之際,政治尺度卻愈見收緊,對社會的控制也愈見嚴厲,打壓異見人士的力度甚至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接受。

目前的高壓統治,不單損害中國的形象,不利國家進步和發展,更非長治久安之策。評論說,如果當局認為審訊劉曉波符合司法公義,為何害怕公眾自由聽審?為何不讓傳媒採訪報道?連在法庭內協助劉曉波的律師也被勒令不得透露案情,是在顯示專政權力凌駕司法公義。劉曉波之被捕、受審以至日後的判決,不可能讓民眾信服,反而進一步損傷了公權力的威信。

關注審案過程的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學者王友金表示,根據中國法例,只有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律師才不可以透露庭審情況:「因為這個案件不涉及國家秘密,所以應該公開審判,任何公開的案件,記者都可以採訪的,如果禁止採訪,就是違反國家公布的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

《蘋果日報》在頭版以15國政府挺劉曉波,指西方15個國家駐華使館代表罕見地現身法庭外,聲援劉曉波,創下同類案件開審,獲西方多國代表到場聲援之先河。

該報的社論標題是「北京當權者才是被告」,文章指責北京當權者以為,把劉曉波送上被告席,自導自演一場「法庭戲」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處罰劉先生,就可以利用個案殺一儆百,阻嚇其他人像劉曉波先生那樣不舍地追求人權自由,阻嚇其他人公開發出維權的呼聲。

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也認為,劉曉波無罪,政府有罪:「作為一個政府來講,本身這種審判就是政府有罪的一種表現,因為這本身就侵犯了人權,違法了憲法」。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表示,宣判當天,仍會有很多的支持者到法院外:「我相信明天現場一定會有不少支持者去,去成了,就是對劉曉波和他的妻子最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