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民團抗議動新聞侵人權 蘋果改進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1月27日訊】知名媒體集團壹傳媒推出動新聞,以動畫的方式,鉅細靡遺的模擬社會新聞事件,甚至為求逼真,模擬殺人案的噴血鏡頭以及其他腥羶色題材,引發兒童不宜的爭議,今天(26日)上午十幾個民間團體大串連,前往壹傳媒抗議,同時繼25日臺北市政府開罰50萬元後,臺北地檢署也主動分案調查,而蘋果日報也從善如流,承諾不再製作可能引起爭議的新聞。

26號上午,包括婦女新知基金會、勵馨基金會,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近20個公民團體,持海報和標語,前往壹傳媒大樓呼口號表達抗議。他們強調,新聞不是類戲劇,動畫模擬無疑侵犯受害者人權。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 曾昭媛:「我們抗議的是蘋果過度的描述這些犯罪細節,他消費了這些案件當事人,他以這些作為刺激他銷路的一個做法,所以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抗議,我們必須要呼籲媒體的自律,以及政府的積極的作為。」

抗議者指出,這些動畫對詳細模擬犯罪行為,一再的播放對性侵受害人形同二次傷害。

臺少盟秘書長 葉大華:「相關當事人都還在進行司法審理程序當中,為甚麼他們的這些犯罪細節、手法、受害情節都可以在不斷的重復出現在我們的媒體上。」

公民團體要求,包括性侵害、性騷擾,兒虐家暴等社會新聞,應該禁止用模擬動畫手法製作播出。蘋果日報也做出承諾,將不會再製作有爭議的動畫。

蘋果日報總編輯 馬維敏:「所以對一些引起爭議的動新聞的作品,事實上目前已經從我們的網站上拿掉了,並沒有再播放,動新聞以後對於可能引起爭議的新聞,我們就不會過度寫實的手法來呈現。對於動新聞有一些內容,引起社會上的批評跟不愉快,蘋果日報願意非常誠懇的表示歉意,謝謝! 」

繼25日臺北市政府開罰50萬元後,臺北地檢署也依妨害秩序罪、妨害風化、兒少性交易條例等三大方向主動分案調查,提醒擁有第四權的新聞媒體應該承擔該有的社會責任。

新唐人亞太電視 阜東 張忍 台灣臺北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