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1月23日訊】主持人: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奧巴馬18號接受南方周末的獨家專訪,這條新聞讓南方周末一下子變得很「牛」。然而11月19號,南方周末在刊登專訪內容的同時,卻開了兩個半版的天窗,這讓南方周末更加出名。
奧巴馬訪華的壓軸戲怎麼會落到了南方周末的「天窗門」上。和諧社會和諧到了來訪的美國總統身上。這難道就不用有所顧忌嗎?我們今天請來資深評論員陳志飛教授。跟我們一起來關注這個話題。志飛你好!
陳志飛:你好!
主持人:最近敢言這個媒體南方周末呢,他在對奧巴馬進行獨家專訪的這件事情,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讓他揚名立萬的。但是最後卻是落在一個開天窗這麼一件事情上,這讓人覺得很奇怪。你覺得這個過程是怎麼回事呢?
陳志飛:事情大概是這樣,就是奧巴馬在中國訪問當中呢,臨時安排了這個最後的節目,就是接受一個媒體獨家採訪。美國的國務院就安排他接受現在最敢言、最有民意的這個南方周末的採訪。
那麼18日上午呢,奧巴馬接受了大概有12分鐘南方周末記者向熹的採訪,他回答了七個問題。那麼第二天呢,南方周末在報紙的頭版是大張旗鼓的宣傳了這個,說今天我們本版報紙有這個獨家專訪。
但是在頭版的底面呢卻開了一個1/3的天窗。版面上面寫的是令人深思的話,他就說:儘管每一期不見得都有獨家專訪,但是每一週你都可以在這讀讀中國。版二呢就是整版的整個採訪的過程,可是也是一大半版面都是大大的照片。那這個記者向熹也是苦著臉對奧巴馬進行採訪。
比如說這個報紙本來很準時早上就可以讀到,但那天到下午才能讀到。所以就可以讓人想想:這開天窗的過程肯定也不是很容易的,拿著剪刀就能開的!還得經過很多人請示呢。
那總共提了7個問題,12分鐘。好像我算了一下,如果翻成中文的話這麼薄薄一張紙就能涵蓋。這在西方來說,這麼一個好的機會讓自己….像你剛說的「揚名立萬」。全世界的焦點能聚在你身上的時候,你卻是把它主動的放棄了。用開天窗的方式來給做個交待。這的確是好像…
主持人:沒有讓人聚焦在這個專訪的內容上,倒是用開天窗來吸引人。但是我們知道開天窗本身呢,實際上通常是表達一種無聲的抗議。我記得最早是講了那個新華日報,在「新四軍」的事件的時候;就是「皖南事變」的時候突然開了一個天窗。然後再就是六四的時候,上海經濟早報就曾經開過天窗。那麼這次開天窗的這件事情,如果是說南方周報自己為了炒作,為了他個人的這種搏出名的話,好像有點挺過火的喔!
陳志飛:對!
主持人:那如果他真的是要想表達一種抗議的話,那麼這裡面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陳志飛:咱們看看開天窗寫了幾個字的內容:每一期都不見得有獨家專訪,但是你可以在這讀讀中國。就是說你讀了這個天窗,你應該可以更了解中國,你就更明白我的意思了。
主持人:就明白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陳志飛:一切盡在不言中,你讀了天窗你就知道,這奧巴馬來的時候這麼風光,說了很多很得體的話。中國方面也給他很多的讚揚,一切安排的像兩個嫻熟的舞伴在跳華爾茲舞一樣,大家看了都非常的賞心悅目。中國方面得到它所需要的,奧巴馬也得到他所需要的。
但是透過這個奧巴馬這個選擇,你可以看到奧巴馬其實也是棉中藏針。他要透過這麼一個很有民意的獨家專訪,把美國的價值觀體現出來,這一點已經在他跟上海的學生見面當中有所體現了。那麼這次他也是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但是這個問題我們看了一下,根本就沒有一點能講,都是好像中宣部安排的問題,所以奧巴馬可能有點懶洋洋。
主持人:就說可說可不說的話。
陳志飛教授:對!覺得沒有意思。那麼這個記者呢也是苦著臉,可能也是被安排這麼一個政治任務。雖然之前可能很有抱負、很欣喜若狂,準備一個晚上很多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是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所以雙方最後就洋洋而歸,不歡而散。不可以說不歡而散,表面帶著笑容,但其實心中都很不滿意。
主持人:大家變成一種完成任務似的。
陳志飛:繼續中南海跳的這個華爾茲舞,雖然好看,但是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草草就在12分鐘內收場了。
主持人:那麼據這個網上披露的一些細節呢,就是說實際上整個的問題就是經過中宣部的嚴格的篩選。甚至是你說那個問題的口吻完全都是CCTV的那種問題!那麼既然這個問題完全都控制在之中的,不可能有任何出軌的事情,那麼為什麼還會最後使得南方周末有開天窗的舉動呢?
陳志飛:如果你看問題本身,完全是可以拿到中共的台面上來談的,中規中矩。那麼從兩個層面來講:奧巴馬不滿意覺得這問題沒有意思,這根本不是我來對你進行獨家採訪,對你講這樣的內容,不如到CCTV大廳來談,或者去見新華社記者,那樣的話中國人看到的更多。我選你是因為我想說專門給中國老百姓說的話,但是你現在沒有給我這個機會。
記者也不滿意,這是政治任務,我本來覺得能一展宏圖,展現中國記者在新的環境下特有的素質,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所以雙方都不滿意,南方周末也不滿意,因為他知道這樣做的結果,讀者覺得他變成黨的喉舌,可能看他報紙的人更少了。但是呢,中宣部也有它自己的意思,它強力指令就把這文章給登了,獨家採訪。
可是我聽說呢,同時南方周末那天也安排別的方面文章,不是這個採訪本身的文章。奧巴馬這次採訪的,比如說上海的青年學生的採訪,有普世價值的這種討論啊,有美國價值觀的這種討論。都是在中共聽來非常刺耳的,儘管當時在小範圍內有所流傳,對這些文章呢,中宣部也是疑慮,刪掉了。所以中宣部對這批的南方周末是特別照顧,這是顯然易見的。它們覺得它照顧到這個採訪本身,但是別的方面也要看一看,發現有很多問題,就把它刪掉了。這使得南方周末心中有些不快吧。
主持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陳志飛:是以開天窗的方式,來進行抗議。其實這種開天窗的方式,不見得只是在中共體制被所謂新華日報和世界經濟早報用過。在民國時期,當時新聞非常自由,我們就可以看出跟中共現在新聞自由這種區別。當時報紙普遍的採用開天窗的方式,對國民黨的新聞檢查制度進行抗議;我這本來已經安排好的文章,可能是國民政府不願意聽的,最後你給我殺掉了。那我就原本的把這窗戶開在這,開天窗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在中共體制底下,我覺得敢冒中共淫威之下大不為的人,肯定是非常少見的。能數的就是世界經濟早報和南方周末幾家。南方周末也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從主編到記者有多人被鋃鐺入獄,這次開天窗是不是會有好戲在後面?我們也在拭目以待。
主持人:結果你覺得怎麼樣呢?
陳志飛: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從我來講我覺得他背後可能還是有一種勢力、體制內勢力在支持他,可能有人想給中宣部一個好看,藉這個機會來體現一下對中宣部淫威的一種抗議。另外一方面,這當然也給南方周末很大的膽量。
所以這股力量可能來自高層,不見得是廣東內部,因為他這個採訪,是在北京的國際俱樂部大廳。這個整個奧巴馬行程,中宣部,外交部都在控制之內,所以儘管中宣部有權篩選問題,但是最後採訪任務還是落到南方周末身上。所以估計體制內是有股勢力,想要給中宣部好看,就拿一個你最不喜歡的南方周末來給你點顏色看看。
你不是不喜歡南方周末嗎?但是我就要南方周末來採訪奧巴馬。但是過程當中肯定被中宣部插手,最後落到這麼一個下場。可是呢,我覺得南方周末這次的舉動,不管從怎麼來講,是技術原因,是因為版面像有的讀者說的:留的太多,最後一看問題太少,沒辦法開天窗。
還是他出於抗議,單純抗議的舉動開了天窗,從那幾行字就可以看的出來,短短幾行字,肯定是意作為的。他這個後果某種意義也是嚴重的,但是呢,他的意義是深遠的,他的精神絕對可嘉的。
主持人:那從另一角度來講,奧巴馬他這次是到中國之後才做出這樣一個決定,就是要去選了、而且特別是選了南方周末來接受他的這種採訪。那麼他這種做法的話,以前其他的總統也沒有做過,其他領導人也沒有做過,你覺得他是出於什麼樣考慮這樣去做。
陳志飛:先談一下我個人對奧巴馬採訪的看法,因為好像整個媒體對奧巴馬採訪並不是很看好,就像我剛才所說的,跳了一曲美麗的華爾茲,大家就這樣子分開了,也沒有任何實質的結果,播下新的種子。
但我覺得奧巴馬這人還是滿有心機的,而且我們應該多從正面的角度去看美國這些新政界人物。因為他知道中國這個防火牆,這個紅色長城是非常堅厚的,經過幾十年的操練以及加固。所以他用一種巧妙辦法來繞過中國的柏林牆,中國的柏林牆在某種意義上,比20年前倒塌的真正柏林牆還要堅固。畢竟西方有很多媒體一直對這些深陷在柏林牆內的中國人民做各種各樣的努力。
但在這種新的情勢底下,民主陣營對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更多的考慮是在經濟方面,對人權各方面並沒有過多的照顧或者去施加壓力。奧巴馬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很難做出大的舉動,所以他就迂迴一點,巧妙的選擇民間管道來傳達這種信息。
比如他在上海接見學生的時候,他就用這種方式傳達了美國的價值觀,他的講話在相當範圍之內是得到了傳播。那麼這次他又採訪了中國民間一家報業集團而不是中國官方的報業集團,這本身就釋放出很強的訊號:第一、我不喜歡新華社也不喜歡CCTV,我知道它們都是中共的喉舌,所以我不接受它們的採訪,我只接受最能代表民意的、敢於挑戰中共權威的媒體的採訪,這本身就體現了他的觀點。
主持人:而且這也說明了他對中國的情況是很了解的。
陳志飛:所以他們並不像外界想的那樣被中共牽著鼻子走,他其實是非常有自己的考量的。
主持人:這裡邊也體現了他的政治智慧,是吧?
陳志飛:不但體現了他的政治智慧,而且體現他過人的地方,因為他在整個政治生涯當中,都是以一種「含而不露」,非常學者儒雅的形式,來應對直面的挑戰和尖刻的諷刺,這是他能登上總統寶座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在他登上總統寶座之前,別人也不看好他,而這次出訪中共整個一圈行程下來,很多媒體也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收獲。
主持人:那您對他這次訪華是怎麼評價的?
陳志飛:我覺得他還是開闢了中美關係的一個新的里程,因為在這新的時代,好像中美在經濟上互相依賴,從防務方面、反恐方面都必需扭在一起,走上一條共同的道路。那麼在這種新的環境底下,如何在中國這種已經過時的體制下,提出真正的、直面而誠懇的意見,這不單是對奧巴馬,對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將是非常困難的。
因為現在畢竟不是80年代里根那個時代,那時候冷戰還沒有結束,在這個新的情勢底下,奧巴馬採取這種迂迴的方式,可能更為有效。因為奧巴馬可能也想到了,如果你問我這麼儍的問題,根本沒有意義回答這個問題,那麼是不是我也不願意跟你合作,我就談的很少,官樣的話跟你談幾句,讓你洋洋而歸,那也沒有什麼意思。
那最後本身就已經讓讀者知道了,我對你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因為你想,一個獨家採訪在12分鐘內結束,這是非常少見的。因為媒體都希望渲染它的聲勢,粧點兒它的門面,所以奧巴馬這樣做也是有他的考慮的。
這讓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美國的時候,接受了美國媒體CBS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的採訪,華萊士就直面問他他對共產主義這個問題的看法。這時候江澤民還訴說了它的心聲,覺得它對共產主義已沒有信心了。其實我覺得真正的採訪是最有價值的,它能體現記者的水平,而且能真正把一些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提出來。
那麼奧巴馬接受這種採訪,一看就是被安排過的,任何問題都是外交部篩選過的,所以沒有意思。那這也就體現了在這種新的環境底下,中國媒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奧巴馬面對這種形勢,他也知道這沒什麼意思,所以就嘎然而止,給中國人民留下了一個「天窗」,留下了更多遐想的空間。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您的分析,我們節目時間也到了。各位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熱點互動》,我們下一期節目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