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 老人問題成重要課題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0月24日訊】(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24日電)重陽節將至,政府發金鎖片給人瑞、各地歡慶過節的同時,台灣也正邁入高齡化社會,預估民國114年每5人就有1名老人,伴隨的醫療照護、年輕人負擔沈重等問題,政府準備好了嗎?

  生活品質提升、醫療設備改善,台灣人平均壽命78.57歲,越來越長壽。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有243萬5068人,占總人口10.55%,平均每10個人中有1名老人。經建會推估,民國114年老人比率將達20%,也就是每5個人當中就有1名老人。

  台灣目前平均每名婦女只生1個小孩,少子女化的趨勢下,使得未來勞動人口減少,年輕人扶養老年人口的負擔將越來越沈重。

  高齡化是近年來各先進國家普遍面臨的現象,行政院人口政策白皮書將「建構有利於高齡者健康、安全的友善環境,維持老人的活力、尊嚴和自主」列為對策目標。具體推出的政策包括10年長期照顧計畫、友善關懷老人方案等,以及正在研擬中的長期照護保險。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王雲東認為,經濟保障、健康、照護需求是長者最關心的事項,勞保年金化、國民年金保險推出,一定程度保障民眾老年生活。

  他說,從長期趨勢來看,長期照護保險有開辦必要,政府注意到高齡化社會的問題,相關政策朝正確方向進行。不過,他也舉長照計畫出現縣市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建議政府應該讓所有民眾享有相同的福利服務。

  談到因應高齡化社會,大家都希望政府提供服務,建立對老人友善的環境。但內政部長江宜樺點出一個觀念,他舉自己中風、失智的父親為例說,他父親沒有運動習慣,如果要問他如何因應老人化社會,他的答案不會是發放老人津貼,而是政府要有健康政策。

  王雲東也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政府除健全老人照護體系,也應該多宣導民眾在年輕時候養成良好的運動與健康習慣,強化身心健康。

  台灣人口成長趨緩,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政府有必要扮演更積極角色,將少子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扶養負擔加重等衝擊降至最低。且繼續推動各項老人福利政策與服務方案,讓所有長者都享有健康、自主及尊嚴的晚年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