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9月25日訊】中共政府網在建政60年成就中把1978年開始實施的“三北防護林工程”作為提高森林覆蓋率的成就來標榜。那麼三北防護林到底有多少好處呢?對沙塵暴的來襲有多少防護作用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中共的“三北防護林工程”範圍包括東北、華北、西北地方的13個省的551個縣,投資十分巨大。中國49%的規劃造林地、83%的荒漠化土地、85%的沙化土地都在這“三北”地區。
中共政府網宣稱,這項工程建設開展30年來,成果顯著變化。中科院首席研究員蔣高明在自己博客中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蔣高明認為,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地區讓森林成活是相當困難的。由於"三北"地區氣候惡劣,在木本植物方面,自然界選擇的是低矮的灌木而非喬木。為了完成造林目標,只好造以楊樹為主的純林。但是純林在蟲害面前不堪一擊,僅小小的天牛就將寧夏幾十億株楊樹毀於一旦。
2003年蔣高明在沙塵暴最嚴重的春季進行現場觀察發現,楊樹林的固沙能力並不如灌木和草層。但是植樹造林的花費遠遠超過恢復草層。他認為,大範圍植樹,尤其違背自然規律的造林是得不償失的。
2000年,中科院植物所的專家在北京風沙源之一的內蒙古渾善達克做實驗。專家們用5年的時間,將4萬畝沙漠變成了草地。在這5年內,專家們唯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幫助牧民維持生計的前提下,將這片退化草地封育起來,防止牲口進入破壞。
科學家們得出驚人的結論,在生態恢復上,撤下“人定勝天”的旗子,釋放自然力,是唯一的出路。他們認為,人應該主動退到幕後,讓自然唱主角,其效果可能遠遠超過中共每年投下鉅資建設的“三北”防護林。
新唐人記者 趙培 陳香雲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