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9月7日訊】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民國時期中國工人的工資比今天高得多》走紅網路。那麼被中共稱為"萬惡的舊社會"中工人的工資如何呢?請看本臺記者對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的採訪。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的《民國時期中國工人的工資比今天高得多》分析了民國時期產業工人、教師、店員、巡警的工資,發現民國時期工人待遇相當高。
他在文章中引述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張金保的回憶錄,張金保在武漢紗廠的工作的第一個月月薪15元,第二年月薪為30多元。20年代初鐵路工人的工資由27元漲到37元。而在當時,物價低廉,據《上海解放前後物價資料彙編》和《上海工人運動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號梗米兩百斤14元,1包44斤的麵粉3.3元,豬肉1斤0.28元,煤炭1擔0.14元,香煙1盒0.036元。
文章總結,到1933年,上海工人月工資一般為20元,雙職工家庭年收入為400元以上。技術工人、小學教師、醫護人員等家庭的月收入超過50元,達到小康水準﹔中級職員、工程師、中學教員、醫生、記者、作家、律師和一般演員的家庭,月收入1、2百元以上,則進入中產階層。
仲大軍提到當時社會的政治環境:「民國之後,我們國家的民主程度、自由程度要比現在高的多。辛亥革命給中國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政治制度時代,那時候還是一個共和的時代。」
仲大軍認為當時的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那個時候是宗族社會,親情血緣社會,是儒家社會。工廠資本與工人之間也是溫情脈脈的,很講人情的。那時候掌櫃的和小學徒就像父子、兄弟關係似的。」
仲大軍說:「儒家文化時代比階級鬥爭時代、現在的資本時代強多了。現在沒有道德,沒有那種傳統文化。過去我們批舊文化、封建文化。封建文化也比現在有些文化強的多,他還講究個親情、倫理。現在沒有親情、倫理可講。」
據了解,孫中山先生創建民國初年,中國GDP產值佔全世界的27%﹔民國11年時,GDP仍然達到12%﹔中共建政時,中國的GDP佔全世界的5.7%﹔而到2003年中國的GDP佔全世界還不到4%。這與國民政府時期遭遇的幾十年戰爭引發經濟下降不同,中共基本是在和平時期引發的經濟下降。
新唐人記者 施萍 趙培 陳香雲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