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聞】專家:中國私國營公司爭奪鐵礦石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9月7日訊】力拓礦業公司暫停與中方的鐵礦石價格談判,同時以“暫定價格”向中國交付鐵礦石。專家認為目前中共政權無法有效規劃鋼鐵工業的發展,中國鋼鐵發展混亂,形成國營公司和私營公司爭奪低價進口鐵礦石的局面。

鋼鐵製造商向力拓購買鐵礦石的價格是通過年度價格談判確定的,在今年的談判中,力拓竭力促成較去年“基準價格”降價33%的協議,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ISA)則一直要求接近45%的降價。

力拓鐵集團礦石部門負責人沃爾甚(Sam Walsh)星期五說,儘管中方和力拓暫停價格談判,但力拓依然以“暫定價格”向中國出售大量鐵礦石。“暫定價格”是今年早些時候力拓與日本客戶代表達成的“基準價格”,也就是較去年的基準價,降價33%。

專家認為中共拚命壓價的原因,是中共當局無法有效規劃、指導鋼鐵工業的發展,形成國內鋼鐵發展狀況混亂,各省市政府實際掌握控制權。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總編輯周博(Joe Studwell) 對美國之音說,缺乏規劃的後果,是以基準價格進口的鐵礦石的量,無法滿足實際市場需求,大量鐵礦石要通過現貨市場購買,而現貨市場價格比基準價格高出一到兩倍。

周博批評中國鐵礦石進口實際上已形成了雙軌制。他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拿得到」基準價格購入的鐵礦石,國營和私營企業拚命爭奪低價進口的鐵礦石,結果鐵礦石進口商和國內鐵礦石生產商的利潤猛增,煉鋼企業反而成為受害者,行業腐敗隨之增多。

周博分析說,力拓案件的實際背景是,沒有人知道中國各省具體鋼產量是多少,沒有人知道各地煉鋼廠的配置規模,而這都是鐵礦石外資企業在華經營的關鍵資訊。政府資訊不透明,提供的資料與實際情況不符,資訊就成為有價商品,以至於人們要花錢購買所謂的商業機密,法律訴訟的案件也因此上升。

新唐人記者 周平 李璐 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