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協簽自貿協定 印度擔憂外資可能流失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8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18日專電)印度於13日與東南亞國家協會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後,印度全國最高決策機構卻開始擔心,東協各國的投資環境條件優於印度,很可能會吸引原有意到印度的直接外資。

  由印度總理主管的印度國家計劃委員會(Planningcommission)一位高級官員表示,在投資環境方面,印度的基礎設施落後、停電頻繁且電價昂貴、貸款利率高、賦稅繁重以及港口作業緩慢等,都難與條件更佳的東協國家比較。

印度所以吸引外資,全在於人口眾多,超過11億人,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但這位要求匿名的官員表示,印度向東協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後,不排除新的投資者可能會傾向在條件更佳的東協設立生產據點,再將產品賣到印度。

  如此一來,流入雙方的外資差距勢必持續擴大。印度2007-2008年度流入的外資為246億美元,東協2007年流入外資則達605億美元。

  印度若干產業也擔心,開放自由貿易後,許多產品項目減免關稅,東協價廉物美的產品,例如電器、辦公室用品、汽車零組件、成衣和加工食品等,都可能大批進入印度市場。

  委員會官員表示,印度惟有加速改革,包括改善基礎設施、調整中央及地方商業賦稅、簡化投資貿易作業程序等,才能與泰國、越南、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東協主要生產大國競爭。  

印度和東協10個成員國經過六年多會談,13日終於在曼谷召開的第41屆東協經濟部長會議上,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市場人士表示,這項協定攸關20億消費者的潛在市場,預計明年生效後,將擴大東協與印度間的貿易往來。

分析家也預測,協定明年生效後,東協與印度間的雙邊貿易額,預計將從2008年約470億美元增加至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9750億元)。

  根據協定,東協與印度將在2013至2016年間,取消80%以上的進口關稅,電子、化工和紡織品關稅逐步降至零,敏感項目貨物進口關稅則於2016年之前降至5%。

  但大多數農產品並未包括在內,主要為了保護印度農民免受廉價進口農產品的影響。此外,印度的資訊技術產業也不在自由貿易協定範圍內。

  東協成員國包括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