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團體:犀牛角需求高漲致犀牛處境危殆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7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9日專電)三大保育組織今天指出,由於犀牛角在亞洲的非法貿易盛行,非洲和亞洲的犀牛盜獵已接近15年來的高點,犀牛族群遭到嚴重威脅。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和它們共同組成的國際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今天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常務委員會會議做上述簡報。

報告指出,在某些國家,以犀牛角做藥材的需求高漲,「增加的證據顯示,有越南人、中國人、泰國人持續涉及從非洲非法採購和運送犀牛角」。

報告說,從2000年到2005年,全非洲約1萬8000頭的犀牛族群,估計每月平均有三頭被非法獵殺,但現在,光是南非和辛巴威,每月就12頭。

而在亞洲,從1月以來,已有約10頭在印度及至少七頭在尼泊爾被盜獵。這地區的犀牛族群總共才大約2400頭。

WWF的物種計畫主任李柏曼(Susan Lieberman)在新聞稿中指出,「犀牛處境危殆;目前的盜獵清況是許多年來最糟的,各國政府亟須拿出行動,阻止對全球犀牛的致命威脅」,最主要就是加強執法,打擊盜獵者和掌握非法貿易的犯罪集團。

幾乎所有的犀牛種類都列在CITES附錄一,也就是任何基於商業理由的國際交易都是非法的。

報告說,對於盜獵者的低起訴率助長了鋌而走險的歪風,這情形在辛巴威尤其嚴重,近來就有幾起案例,盜獵者被捕之後仍再度逍遙法外,這已破壞超過10年來的保育成果。

報告總結指出,相關各國政府對於非洲與亞洲的犀牛現況,以及導致犀牛角消費的因素,應精確而及時掌握,「使得堅實的國際行動能夠進行,阻止全球犀牛族群面臨的立即威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