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6.4二十周年,陸續看到近來媒體有關報道6.4的文章和圖片,由於是在比較開放的西方社會,能夠直觀和真實的看到這些歷史報道,又勾起我們對已經久遠的那場政治風波的回顧。雖然我是無黨派人士,而且熱愛中國,但看了報道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其實我們許多人都沒有忘記那場波瀾壯闊的學生運動,那場由北京大學生發起的要求改革民主體制,增加透明度,反對腐敗和尊重人權的吶喊,應該說當時青年學生的訴求,現在回過頭來看,多數已經實現了,這固然說是中國的政治民主有一定進步,也從另一方驗證了當時大學生的訴求是中國改革發展的必然進程,因此,可以說,6.4是促進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是代表了廣大人民說出了心裏話。所以說,我們紀念6.4不僅僅是紀念那些學生運動的領袖,更重要的是紀念她們率先吹響民主號角,具有強烈的民族憂患意識和愛國意識,如果沒有那場政治運動,可能中國的民主進程會更加滯後,相應的經濟發展也不可能有制度的保障,少數人控制國家的局面,將導致計劃經濟的呆滯不前,腐敗會更加盛行。看到當今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不能不忘記6.4學生對中國民主制度的貢獻,這才是最好的紀念。
光陰如梭,一晃6.4已經二十年了,中國的領導層也換了好幾屆了,看到近來有關6.4學運領袖關心祖國,想回國卻不能如願的文章,非常感動,人之有情,中國對於長期敵對且內戰幾十年的台灣當局尚能以寬闊胸懷,不計前嫌制定許多優費政策,提供各種方便,歡迎他們回祖國,而對于青年學生運動參與者還不忘其過往,實在不應該,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學生運動的初衷,都不能說他們是中國的敵對分子,從她們參與學運後的成長過程也可以看出,她們中許多人曲折到了國外後,首先是克服困難,繼續學業,有的成為專家,即使在國內的也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埋頭苦幹,並沒有把顛覆中國,破壞中國經濟建設作為她們的目的。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要廣納各類人才,容忍各種意見和建議,不計前嫌,才可能把國家建設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才可能團結復興,和諧社會才可能建成。
學生運動領袖要見馬英九先生,其實也是檢驗台灣當局對6.4的態度是否受兩岸關系的影響而改變,作為民主制度的台灣,為什麼要害怕見學運的領袖?這不是給懷疑台灣已經自願納入大陸體制的民眾最直接的表白?看看臨近的香港走過的路,就可以看出來,如果政治不能獨立,不能高度民主,社會發展終會受到制約,對特區對國家都將傷害巨大。人類在滿足了物質生活後,就應該考慮更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追求,就要充分尊重人權,如果還堅持以經濟利益為驅動,決策思維,那就和一般動物沒什麼差別。
客觀來說,當時的學生運動是可以通過非暴力方式解決的,學生是手無寸鐵的民主請願,學生處在思維比較敏銳,也相對單純,並沒有提出推翻共產黨和國家政權的具體綱領,只是對社會發展中突出的問題表達強烈不滿,其實也是社會各階層百姓的真實的反映,當時學運受到全國多數人民的支持和聲援,就可以驗證。現在中國經濟發展,不能說是因為當初鎮壓了學運而取得的,反而是當初的學運促進了中國的民主改革滯後經濟發展的局面得到及時糾正,對社會腐敗的高度重視,不斷完善民主制度,從而使中國的經濟改革有了民主制度的保障,確保改革開放的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所以,中國如今能夠快速發展,不應該忘記青年學生捨生忘死,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做出的歷史貢獻,這樣我們才對得起那些無辜犧牲的青年學生,我們享受現代生活才能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