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失業 馬文權挑重擔 返家種有機蔬菜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5月23日訊】-漂鳥專題之2(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3日電)電子業外移,讓農家子弟馬文權的姊妹失業,他決心一天只睡3、4小時,將本業外的時間投入老家菜園,上過漂鳥營後,改種有機蔬菜銷售,經過6年努力,現在讓姊妹勉強支應生活。

35歲的馬文權,是參與2007年漂鳥計畫中的農業體驗營學員,也是在外工作的農家子弟,今年農委會擴大舉辦「農業後繼者培育計畫」,成為「回農青年」真實範例。

他有著一顆愛家、愛農業的心,持續與農業發展瓶頸奮鬥中。

馬文權說,「漂鳥計畫能喚回農村務農的年輕人,幾乎都是農家子弟,也幾乎都是為了幫助家裡農業發展新契機的年輕人;很難說是因為上了 3天漂鳥營,就能一頭栽入做到成功的,因為農業發展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不過上過漂鳥營,我說服了我老爸改種有機蔬菜。」

他也說,「受景氣影響,電子產業出現外移潮,紛紛遷廠至中國大陸發展,我的姊姊跟妹妹因此失業;我的老爸62歲了,跟(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同年,但是因為務農,模樣看起來老許多;實在不忍讓他再為家事煩憂,我決心在台北捷運局下班與休假時間回三芝幫忙種菜。」

談到漂鳥計畫與他想幫姊妹依賴務農維生的關係,他邊回想邊說,「幫助我站在老爸老媽既有的菜園傳統種植模式上向上提升,種植、販賣更精緻化的有機蔬菜。」

他說,「3天的漂鳥營課程,讓學員實際看到、感受什麼是農林漁牧業;因為我很清楚我要做的是有機蔬菜,因此再參加後續的築巢營,從中學習有機栽種技術,例如我老家在三芝迎風面,選擇在溫室中種菜,但因此少了害蟲天敵–鳥,所以要種些害蟲不愛的植物驅蟲、替代農藥。」

講到有機栽種技術與產品品質,馬文權笑說,「很辛苦啊!先要說服老爸,接著睡好少,所有技術都是新的,有父母姊妹合力下,加上從小也下田耕種,經驗堪足,終於順利學會有機栽種技術;從以前一季一收,現在每個月都可以收成,客人也誇說口感好。」

產量與品質提升,售價是否也可提高?他說,約比非有機產品的價格高3成,但是成本也比以往高。

不過有件業外收穫讓他總覺得辛苦值得。

他說,因為吃有機蔬菜的客層屬性不同,因此結交一些益友,有位客人不知我太忙當天忘了送菜過去,不僅沒生氣,還擔心的問,「是不是累壞身子?」,並想送一本健康書給我,真的感到很窩心。

不過,馬文權做的不是加工農產品,利潤較低,並是家人分工模式,同樣面對經濟規模不夠大的問題。

他說,「營收雖然已經比父母傳統耕作時成長一倍以上,但是相關收入,還是不足養家,只能勉強讓姊姊跟妹妹省吃儉用渡日。」

馬文權說,「其實年輕人務農需與老一輩傳承技術再提升之外,產銷結構問題仍是需要透過政府解決、改善的根本問題。」

他舉例,「像我就知道一位非農家子弟投身農業的學員,當她缺錢、沒土地、沒技術,政府都會提供貸款與技術幫忙,只是問題來了,終於種出可以賣的作物時,要賣給誰呢?沒收入的她付不出貸款,最後這位對農業熱情滿滿的學員負債累累。」

馬文權以自身例子指出,他一人當多人用,產銷全部自己做。他說,「因為在外工作,知道很多人喜歡涉獵有機知識,我就架設『三芝有機農場』部落格,一方面與同好交換知識,也作為宅配銷售平台,並吸引買客到園區實地了解,進一步建立信賴與忠誠度。」

他的銷售方式之二是運用當地特色。他說,「三芝有觀光客,因此他到路邊設告示牌指引觀光客入園購買;還拓展法鼓山等宗教團體客層,參與其舉辦的素食活動,都因此建立口碑,建立忠誠顧客。」

不過馬文權重申,現今台灣農業發展多數是單打獨鬥,若不是農會幹部、參與產銷班組織運作者,得不到資源協助銷售。

他說,以三芝北海一帶而論,已是觀光區,但也僅有農會組織幹部的農園才會受到公共造景助益,相關吸引觀光客的造景動輒數十萬元,對農夫而言都是付不起的支出,不可能自費設置。

 他建議,政府推行鼓勵青年回農之際,應著手改變產銷結構,建立虛擬或實體的銷售平台,否則沒有銷售管道的青年要務農有成很難;又如參照美國西雅圖或歐洲很多都市,有諸多市集辦得有聲有色,讓精緻農業具前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