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曠古書聖─王羲之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4月17日訊】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書法的演進,最早可溯至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周朝金文(鐘鼎文)。到秦 漢時期,書法才逐漸趨於成熟。魏晉六朝是各種書法交相發展的時期,而風格嚴整古樸的秦篆漢隸,也在此時期轉爲秀勁飄逸的真、行、草、楷書字體。至隋唐時, 篆、隸、草、行、楷書各體兼備。

在書法發展史上,出現不少大書法家,如三國魏鍾繇,他的作品古樸自然,所開創的楷書成爲後世最常用、最基本的書體。而將行書、草書發展成熟且臻於登峰造極者首推東晉王羲之,他與鍾繇並稱“鍾王”。

生平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玡,後南遷爲會稽人。因曾爲右軍將軍,故世稱“王右軍”。王羲之在精研鍾繇、張芝書體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所寫的草隸,冠絕古今,是書法史上的繼往開來者。他的字被譽爲“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後人尊稱他爲“書聖”。

王羲之來自琅邪王氏家族,是晉朝的世家大族。書法是琅邪世族的家傳藝術,王羲之的父親王曠,從伯王敦、王導,叔父王廙,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書法名家。

王羲之除受家學薰陶外,早年拜師衛夫人,而衛夫人則師承鍾繇。王羲之聰敏勤奮,在名師指導下,書藝大長。王羲之的伯父王導對他讚譽不絕,還將自己隨身攜帶的鍾繇《宣示表》真迹贈給他。王羲之如獲至寶,雖未能完全領會鍾繇書法中的奧妙,但他勤臨摩,進步神速。

王羲之十三歲時,當時任司馬睿右長史的周顗宴客,王羲之隨叔父赴宴。羲之輩分小,自然敬陪末座。筵席上有一 道洛陽名菜“牛心炙”,當吃這道菜時,主人必須先敬席上最重要的客人。滿堂賓客看到周顗竟把菜送給末座的少年,都驚奇不已。在衆人追問之下,方知受此殊榮 的是王曠的兒子王羲之。從此,王羲之遠近聞名。

書法成就

王羲之熱衷書法,總是廢寢忘食苦練習字。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不辭辛勞尋找與拓印歷代碑刻,因而累積大量的 書法資料。他還在家中的書房、院子、大門邊等各處,擺好桌椅,上面放著筆、紙、硯、墨,一有好的字體構想,隨即下筆書寫。由於不斷的勤學苦練,他的書法造 詣才能達爐火純青的地步,而作品也被千古傳頌,流傳至今。

王羲之約在晉明帝太寧三年出仕,任職秘書郎,開始他的仕宦生涯。他先後任臨川太守、征西幕府參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職。到永和十一年,王羲之爲會稽內史,因與當時上司揚州刺史王述不合,於是稱病去職,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

他在三十年從政生涯中,無論是在朝爲官,或是出使外任,他都親理政事,愛國憂民,竭力改革積弊。辭官歸隱後,他優遊山林,但仍深以國事爲念。

王羲之有七子,都有書名,以獻之成就最大,人稱“小聖”,與王羲之合稱“二王”。晉穆帝升平五年,王羲之因病辭世,享年五十九歲,其子遵其遺囑,辭謝朝廷“金紫光祿大夫”的封贈。

我們現在所見的王羲之書法作品大都是唐人精摹本,真迹已難見。《蘭亭集序》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代表作,被宋 代米芾奉爲“天下第一行書”。《快雪時晴帖》是他寫給住在山陰的朋友張侯的信,清高宗將此帖與王羲子的兒子獻之的《中秋帖》、其族侄王珣的《伯遠帖》,一 起珍藏在紫禁城養心殿,稱爲“三希堂”。

此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則是將王羲之三封短劄合裱,內有行書、草書,字體多變化、十分生動靈巧。其他還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喪亂帖》等等,都是書法中的極品佳作。

晉後有許多書法名家,或臨摩王羲之書作,或承其筆法而自成一家,如南朝陳高僧智永,唐朝虞世南、歐陽修、褚 遂良、顔真卿、柳公權等,五代楊凝式,宋朝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元朝趙孟俯、鮮於樞等,明朝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等等。由此可見,王羲之的書法對後世 影響非常重大。

此外,從唐朝開始,王羲之的書作隨著中日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對日本書法藝術也有深遠的影響,到現在仍受日人重視,研究學習者不斷。

歷代帝王中,最早重視王羲之書法的是梁武帝蕭衍,評其書法爲∶“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故 歷代寶之,永以爲訓。”其次是唐太宗,他特別推崇王羲之書法,並把書法列入科舉考試內容,因而將唐朝書法藝術推向輝煌的頂峰。唐太宗還親自在《晉書王羲之 傳》撰贊辭,稱其∶“詳察古今,精研篆隸,盡善盡美,其惟逸少乎!”

转自:阿波罗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