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清明節認祖歸宗 祭祖代代傳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4月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4月4日清明節對講忠孝仁義的中華傳統來說,清明節,是認祖歸宗的一種祭掃。而身在海外的華人,每逢佳節,情思倍濃,清明節便成了華人對中華傳統的回溯和緬懷,在「母文化」的氛圍裡,在親情的溫馨中,完成了身份的回歸和根脈的續接。

  

在中華民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中,清明節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4月5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據傳,清明節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彷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 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鍛練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據記載,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乾,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烤餅:在四川一帶都用清明菜和麵粉辣椒等混合烤制清明餅,色香味極佳。

  清明菜粑:貴州安順屯堡一帶把一種在清明節時期才會有的一種野生植物──清明菜(本地話又稱為毛毛花,因其形似一朵花,且桿上面有許多小毛毛)和麵粉混合,通過一種獨特的手工工藝做成「粑粑狀」,再包上陷(一般是本地春菜拌肉、「引子」(蘇麻籽)拌紅糖,酸辣子炒肉等),通過屯堡一帶一種獨特的土砂鍋在煤火上煎烤而成。清明節屯堡人每家每戶都會做,由於清明菜是一種纖維植物,一口咬下去會有「拔絲」的現象,口感極佳。可當零食,也可當主食,可放置時間極長,據說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百姓為行軍打仗之時士兵隨帶方便而做。

海外華人過清明

  

離故土越遙遠,思念和懷舊的感情似乎就越綿長,世界上只要有華人的地方,每年的清明節就會有人按照傳統習俗,在當地眺望故里,遙寄追念。清明節成了華人社區最隆重三大節日之一(新年、清明節和中秋節)。

紐約華人 方式各異

  

紐約是美國華人最大的聚集地之一。據非官方估計,紐約地區華人數量約為五六十萬,其中有的已在美國定居數代,有的則是近年來才來美國的新移民。

  

清明時節,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柏山公墓一片華人陵墓集中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墓碑前新近擺放的水果貢品被濛濛細雨沖刷得乾乾淨淨,各色鮮花在瑟瑟寒風中輕輕搖曳。當地華人紛紛以不同方式進行每年一度的清明節紀念活動。

  

紐約華人過清明節的方式因各自經歷而異。對於那些主要由老華僑及其後代組成的傳統僑團來說,清明節是懷念先人、發揚孝道的重要日子。在這一天,許多傳統僑團都紛紛在報上刊登春祭廣告,並在會所內張貼通知,組織成員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此外,一些僑團在掃墓結束後還在各自的會所內設便餐讓拜山掃墓的鄉親們飽餐一頓,使清明節掃墓成為華人聯絡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場合。

  

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來美的新移民當中,清明節掃墓的意識相對較弱。但清明時節,他們也往往會通過書信和電話向遠在故國的親友表達對先人的思念,叮囑他們代為在先人的墓前獻上一束花,撒上一捧土,此外還免不了要對自己的子女念叨一番前輩們的往事。

印尼華人 祭祖代代傳

  

印尼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華人人口約有1,500萬,生活在這裡的華人一直延續著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百善孝為先」,在華人社會的價值觀裡,「孝」是排在首位的,而掃墓祭祖也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1999年印尼進入民主改革年代,政府解除了限制華人慶祝傳統文化節日的禁令,於是全國各地華人用各種形式度過新年、元宵節和清明節,老一代華人更重視清明節。

  

前些年,華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這幾年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親會所宗祠,因此宗親們便聚集在會所祭拜祖先。宗親們通常是祭祖後共進午餐,敦睦宗誼。有的還利用這個機會向學習優秀的宗親子弟頒發獎學金,體現了華人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功德,勉勵後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傳統美德。一些地方在清明節期間,舉辦師生校友聯歡會,加深彼此情誼。更多的華人是舉家前往墓地給先人掃墓,或到寺廟進香祈福。

  

近年來,在華人可以自由享受傳統文化節日和「學習中文熱」的大環境下,印尼華人新生代開始重視中華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