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別樣意義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3月31日訊】根據考證,中國傳 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 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 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 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 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爲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 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 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 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 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麽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爲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爲“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這是清明節的由來,但是僅僅是一個典故和一個節氣的疊加而使這個節日有著如此源遠流長的生命力?其不儘然也,否則你是小看了古人的品德和智慧了。

在道德方面,古人推崇孝道,推崇忠義,一個節日既可以萌發上至王族下到百姓的孝心,又可以鼓舞官員的忠義之氣,著實是一舉多得,高明之極。比現在的“八榮八恥”,“三代表”,“***教育”,有效得多,也成功得多。共產黨把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民族精粹刻意淡化,非要自己另搞一套,結果弄得世風日下,精神信仰紊亂。

在智慧上,想想古人爲什麽把“寒食”改爲“清明”,又有著什麽不一般的意義?“清明”難道沒有清楚明白的意思嗎?試想下:在古代文化傳播不是很發達的情 況下,一般的窮苦百姓有多少機會去讀書?再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靜靜的站在他的兄弟,姐妹,父母,乃至祖先的墓前,除了懷念之情外,難道不會有深深的自 責?難道不會和他們的成敗做比較?

如果有比較,有自責,有總結,那麽會不會有進步?於是,他的先人的成功經驗會得到吸收,

失敗的,血的教訓也會得到吸收。結果,一個在墓前沈思的晚輩學到的是鮮活的,真實的,有用的歷史。從墓前離開的時候,應該會更加“清”“明”吧!

或許,一個節日曾引著歷史在走路。

在清明節前寫此小文以懷念“純正”的傳統文化。

作者:CZ 2009年3月30日

—— 轉自《阿波羅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