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2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台北22日電)對於金融海嘯後台灣產業發展方向,宏�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認為,金融海嘯吹來台灣品牌發展新契機,由於台灣擅長薄利多銷、持久戰與理性創新,較歐美品牌勝出機會大。
宏�創辦人、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今天在台灣精品品牌協會年度會員大會,以「品牌經營面面觀」為題演講,他認為,雖然這一波金融風暴造成全球不景氣,連帶產業訂單急凍,企業營運數字也大幅大滑,不過對台商來說,反倒是經營的另一個契機。
他說,金融海嘯來襲,就連大老闆們也要省荷包,「價廉物美」是採購決策的重要關鍵,擁有創新價值的品牌產品會比高價品牌產品更受歡迎,「理性創新」價值將更勝「感性創新」,台商品牌過去就較歐美品牌更擅長訴求理性價值,更有利台商擴占市場。
對於不景氣影響整體購買力,施振榮反倒認為,這是有利台商品牌的發展趨勢,就是低價奢華產品的市場規模近來已明顯崛起,如小筆電市場的成長力道就相當高,這些都是有利台商品牌發展的契機。
施振榮分析,台商已習慣薄利多銷及持久戰,因此一旦在不景氣中經營企業要比「氣長」,台商反倒較歐美品牌更具優勢,歐美品牌常因大環境經營的條件不利,一旦無利可圖就會自動讓出市場,這反倒成為台商大舉擴占市場的最佳機會。
他演講時還開玩笑地說,最好再來幾次金融海嘯,不景氣的循環愈多愈好,因為每次台商受傷都最輕,歐美品牌受傷重,只要歷經景氣循環滾個幾次,台商往往就能勝出。
施振榮建議,過去台商在製造與研發領域已建立相當的優勢,但在品牌行銷上相對欠缺經驗與人才,趁此次不景氣,台商正好可以重新調整腳步,將多餘的資源積極轉型,以培養台商國際品牌行銷的能力。
他特別提醒台商企業主,企業經營品牌往往存在許多迷思,包括因虛榮心而經營品牌、期待因打品牌而一舉成名、小公司沒資源打品牌,還有認為經營品牌是行銷部門的責任。
施振榮強調,不能為虛榮心而打品牌,長期不賺錢的品牌就沒有價值;打品牌要成功不能只有「一」舉成功,要連續安打,更不可失誤太多,才能一步步建立起品牌形象;且經營品牌更是執行長與全體員工的責任。
他認為,品牌不是能賣高價就好,而是要求利潤;且要重視管銷費用的控管往往比製造成本更重要;此外,經營品牌也不一定比代工好賺,且要重視訂單品質,預防庫存問題。且要打品牌,創新產品是根本,行銷管理當地化能力則是能否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