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2月5日訊】針對臺灣消費券等短期救經濟政策,有立法委員4號表示,建議在中秋節前再發一波消費券,而學者表示,不妨在發放的同時,用彈性關稅與限額,保護臺灣產業。
內政部在一月發放消費券, 有立委及學者認為,雖然只具短期經濟刺激作用,不過若要發放第二波,最佳時間就在中秋節前。
立法委員 蔡正元:「我們只撐到百分之二十七的就業人口,從運送的,從儲藏的……」。
立法委員 蔡正元:「因為它是直接有效處理這些零售業人口,不妨在中秋節、在過節,能夠考慮再發一波」。
日前有人呼籲用消費券買臺灣商品以救經濟,而學者建議,可以在發放時用緊急的限額與彈性關稅,保護本土產業。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所主任 聶建中:「讓國外的商品,在短期中,有一些無形的障礙,在臺灣是短期,彈性運用,為了保護本土產業,彈性的去做,障礙的保護措施,比如限額或關稅」。
政府目前還未表示要發第二波消費券,不過面對不景氣,日前成立了跨部會失業因應小組,也提出教育券、釋放公家機關職缺等方案。
學者直言,這些政策有可能提升民眾信心,但仍然是短期成效。而貶值、降低外勞薪資、改善投資環境、搶救出口產業才是救經濟根本。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進交 陳真 臺灣臺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