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秘密:地賣光了,从高速路網来钱!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2月4日訊】2008年8月5日,國家統計局的官員很神氣地宣佈:中國房地產暴利時代已終結。

經濟危機就是一把無情劍,任何行業難逃其外,中國房地產在大氣候條件下,房價下滑,樓盤萎縮是正常的市場經濟行為,而國家統計局憑著幾項指標就大言不慚地宣佈中國房地產暴利時代已終結,是拿國人尋開心。

近十年,如果問地方財政的「財神爺」是誰,多數國人都知道是地產商,如果問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贏餘建立在哪裏,理所當然是賣土地。政府超一流的辦公樓,豪華裝修,高檔汽車的出處在哪裏,土地當仁不讓立下了「赫赫戰功」。

近期,除了土地之外,谷歌衛星地圖不經意告訴國人,中國密密麻麻的高速收費站,縱橫交錯的高速路網揭開了藏著的秘密,土地賣光了,該是路老大嶄露身手的時候了。

2005年到2008年間,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已達2萬億,這已經足足夠官僚們瀟灑了,土地按道理屬於國人共享,事實上,政府收取的出讓金又有多少是返給老百姓的,官員打著公共開支的旗號,滿足了集團利益才是真正的用意。

隨著高層整頓房地產的政策出台,加上爆發的經濟危機,地方政府在土地上的收益大打折扣,以往的瀟灑日子一些地方捉襟見肘,胡吃海喝的日子一消停,官員們得想法子,管轄下的「戰區」於是又成撈錢的好工具。

谷歌衛星地圖曝光的應該是中國最富裕的江南某省,當「五步一崗,三步一哨」的收費站猶如一張天網鋪在大地的時候,這樣的壯觀場面震捍了很多人,當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不亦樂乎數著錢時,當司機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時,地方政府在背後的竊喜可想而知。

中國的高速公路和中國的體制一樣是雙重管理。一個個收費站留下的「買路錢」成了多方爭奪的「香餑餑」。地方政府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山大王」的位置其它部門暫時撼動不了,當然,一張張「買路錢」大都流入他的帳下。

目前的形勢,房地產泡沫基本破滅。所有的資本都會爭先恐後地出逃,對當地財政的打擊,用十年衰敗來形容都不為過。 就這樣,地方官員傷透的腦筋又絞盡腦袋打起了眾多部門都想分杯羹的路網來。

前些年貴陽到花溪修了一條公里。建設投資3196萬元中,銀行貸款1500萬元,貴州省部份人大代表前去檢查時發現:這條公路收取的車輛通行費已高達6371萬多元,是貸款金額的4倍多,但貸款卻仍未還清,收費還在進行。這裡面的貓膩誰都會明白。

公益性應當是公路的主要特徵,在中國卻成了部份人發家致富的工具。適當的收費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可是黑幕被掀開之後,老百姓就不得不質疑:高速公路收費怎麼越來越像古代「強盜剪徑」了?

土地賣光了,製造業和服務業那幾個小錢養著龐大的結構是很澀人。怎麼辦?密密麻麻的路網就是生錢的「機器」,「戰爭」條件下才擺譜的「五步一崗,三步一哨」才是搞錢的用武之地。

谷歌衛星地圖不留意暴露了地方政府藏著的「國家秘密」,若干地方財政枯竭原來都留了一手,高速路網「打劫」的票子並不壓於「地老大」。

網友跟評:難怪有政府方面的官員、專家多次驚呼:儘快對大陸群眾屏蔽其他國家是個人都能上網看的google衛星地圖,原因是「它洩露了黨國機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