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離「年」最近的是「家」

Facebook

我一直覺得,「年」和「家」是關係最近的兩個字,它們像湯圓的皮和餡一樣,共同構成一個溫暖甜蜜的意象。很難想像,對於一個沒有家的人來說,「年」意味著什麼?如果想不明白這一點,你就根本無法理解每年臘月寒風裡頂著雪風忍著擁堵銜著高價買來的車票扛著裝滿禮物的行李包急急往家趕著的人們眼睛中那團急切的火。

我人生的三十幾年,有一半以上是在沒有「家」的狀態下過的。特別是我十九歲到二十七歲這八年間,是傳說中的青春與叛逆期,一副剛脫了乳毛的小鳥渴望遠離父母遠離家的狂躁,那八九年,我基本沒在家裡過一個除夕,基本上是躲在山間的廠區裡,偎著一件棉大衣在電爐上煮午餐肉加方便麵。對近處的酒氣笑語和遠處的爆竹聲都不以為然,有時甚至會抱以陰冷的鼻息。

那是我自絕於家和溫情的一段記憶,我的內心,時常有一種被世界拋棄了的孤憤感。其實我不知道,在幾十里外的家鄉,母親也常常因為我缺席年夜飯而面對滿桌酒菜隱泣,這種傷心,沒有當過父母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如今,我也到了父母當年的年紀,也成了一個可愛小女孩的父親,還擁有一個以我為軸心的小小的家,雖然這只是一套按揭的小戶型房子,但因為我和家人的相互在意和關愛,房子雖小,卻讓我們隔得更近,幸福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感受而已。

當然,形式感也非常重要。這是我反思青年時代那些自以為是的叛逆行徑時得出的一個結論,因而,現在的我,對年和一切與家庭氣氛有關的節日都十分在意。在我家,端午有粽子臘八有粥,聖誕有樹萬聖節有南瓜。我喜歡和妻兒一起,將歡樂的單元劃定得很小,每個節日就是我們尋找歡樂和增加感情的由頭和紐帶。而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則更是要給予重中之中的支持。

我喜歡和老婆一起,將原本潔淨的家擦洗得更光鮮;我喜歡和美兒一道,將胖胖的卡通牛牛和春聯貼到家門上;我喜歡摟著妻兒,在母親的菜香和倚門期盼的眼神中回家,我喜歡在酒香之中,聽著老父親一遍又一遍重複的嘮叨……

年,就在這一枝一節的細節中,悄悄來臨,一如幸福如春風與梅香,沐滿整個世界!

正因為如此,每當我聽到「回家過年」這四個字,便會有一種暖意,油然而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