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成功剿「虎」仍待政治收殘局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1月8日訊】(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特稿)斯里蘭卡政府追剿叛亂組織的軍事行動,最近連戰皆捷,似乎勝利在望。但專家指出,除非斯國政府能在政治上消除動亂的因子,否則叛亂組織重啟游擊戰與恐怖活動,亂象依然潛在。

  舊稱錫蘭的斯里蘭卡,是印度東南外海的一個島國,素有「印度洋明珠」之稱。2005年的人口統計有1900萬人,擁有豐富的佛教藝術與文化遺產,海灘景色宜人。但自1983年以來的長期內戰,造成政治動蕩不安、基礎建設落後、恐怖事件不斷,觀光客與投資者裹足不前,經濟難以發展。

  被稱為「亞洲最長久內戰」之一的斯里蘭卡內戰,根源於1948年斯里蘭卡脫離英國獨立後,島上信奉佛教的僧伽羅族(Sinhala),約佔全國人口的81.9%,政治上居主導地位。但由於僧伽羅族的民族主義,有意排擠島上少數民族坦米爾(Tamil) 人,並強行遣返印度坦米爾移民返回印度。

  信奉印度教的坦米爾族人,主要聚集在北部的雅夫納(Jaffna)半島和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約佔全國的9.5%;它又分為斯里蘭卡坦米爾人和印度坦米爾人兩種,前者是西元前二世紀前後由印度遷入;後者是19世紀英國殖民時期從印度南部招來的工人,許多人至今沒有斯里蘭卡國籍,地位低下。

  由於長年對政府在語言、就業、教育和宗教方面的政策不滿,坦米爾人與僧伽羅人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1967年,多個坦米爾政黨組成聯合解放陣線,要求民族自治。其中的「坦米爾伊蘭解放之虎(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簡稱坦米爾之虎)」組織,行動激進,堅持以武裝暴力手段建立坦米爾伊蘭國(TamilEelam)。

  坦米爾之虎首腦普拉巴卡蘭(Velupillai Prabha-karan) 曾經在印度接受訓練並長期居住在印度,直到1980年代中期返回斯里蘭卡;1983年坦米爾之虎對政府軍發動攻擊,隨後僧伽羅人對坦米爾人進行報復並引發大規模的騷亂,斯里蘭卡內戰爆發,至今造成至少7 萬人喪生、20多萬人流離失所。

  內戰中,由於坦米爾之虎常以自殺炸彈的方式進行恐怖襲擊,造成許多的無辜傷亡,被美國、英國和歐洲聯盟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印度則醒悟到,坦米爾之虎如果坐大,將威脅到它本身的利益;於是1987年以維持和平之名出兵斯里蘭卡,協助清剿坦米爾之虎,但卻損兵折將1100人,1990年無功撤離。

  印度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的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也居住著與斯里蘭卡坦米爾族接近的民族,雙方互通聲氣,印度坦米爾人甚至走私軍火協助斯里蘭卡的坦米爾人。但印度政府擔心受坦米爾之虎獨立建國的影響,造成印度南部坦米爾地區不安,為免養虎遺患,因此有協助斯國對付坦米爾之虎之舉。

  但此舉招致坦米爾之虎怨恨。在印度軍隊撤離斯里蘭卡後不久,1991年,印度國大黨籍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遭塔米爾之虎自殺炸彈襲擊喪生。自此之後,印度官方的立場是:坦米爾之虎的叛亂問題與斯里蘭卡坦米爾族人的權益問題,不能相提並論。

  至今印度國大黨政府雖然表面上對斯里蘭卡內戰保持不介入的立場,但實際上,印度情報組織暗中協助斯里蘭卡政府軍。有傳聞指出,印度空軍飛行員協助斯里蘭卡空軍。

上週,政府軍奪回坦米爾之虎的「首都」基里諾奇(Kilinochchi) 之後,印度隨即對斯里蘭卡北部及東部海岸進行空中偵察,目的在準備捉拿可能潛逃的坦米爾之虎首腦普拉巴卡蘭。

  印度斡旋斯里蘭卡內戰未成,坦米爾之虎勢力迅速控制北部廣大的地區,並建立了「坦米爾伊蘭政權」,在位於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北方約350 公里的基里諾奇建立「首都」。公元2000年,挪威等國介入斡旋交戰雙方和談,2002年簽訂和平協議,斯國政府宣佈解除對坦米爾之虎的禁令,使它成為合法的政治團體。

  但坦米爾之虎仍要求在北部和東部的坦米爾人家園建立廣大的自治區,並威脅揚言要恢復武裝戰鬥,和平協議岌岌可危,雙方衝突再起。2005年,斯國總統大選之後,立場強硬的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e)當選總統,對坦米爾之虎的民族自決訴求,堅決採取絕不妥協的立場。

  2007年1 月伊始,斯國政府在堅守傳統民族主義政黨人民解放陣線(Janatha Vimukthi Peramuna) 與民族傳統黨加入執政聯盟後,正式宣佈退出與坦米爾之虎簽訂的停火協議,坦米爾之虎也重申繼續為獨立而戰,政府軍與坦米爾之虎間的戰火再度燃起。

  在總統拉賈帕克薩全力支持下,自2007年再啟戰火以來,軍力佔絕對優勢的政府軍連戰皆捷,坦米爾之虎相繼失去北、西和中部地盤。本月初,坦米爾之虎被迫棄守辛苦10年建立的政治及行政中心基里諾奇,退守東部處於叢林深處的最後據點慕賴替伏(Mullaitivu)。

 在斯里蘭卡政府1月7日宣佈坦米爾之虎不再是合法政黨團體之後,斯里蘭卡退休海軍將領桑達吉里(DayaSandagiri)表示,叛軍行政體系已完全瓦解,不再是有政治結構的組織。他表示,斯里蘭卡內戰已到最後決定性階段,坦米爾之虎首腦普拉巴卡蘭不是逃離斯里蘭卡,就是棄械投降。

  但目前居住印度坦米爾那都省的前斯里蘭卡坦米爾人國會議員林根(M.K.Shivaji Lingam),接受印度媒體訪談時表示,即使失去了最後的據點慕賴替伏,坦米爾人仍不會輕言失敗,會繼續採取類似1960至70年代的越南游擊戰爭模式,對抗斯里蘭卡執政當局。

  他說:「斯里蘭卡政府沒有政治解決坦米爾問題的意願,因此這是一場民族戰爭,非戰即亡,絕無投降可能。」

  政治立場支持坦米爾之虎的另一位斯里蘭卡坦米爾民族聯盟(Tamil National Alliance) 國會議員斯里坎塔(N. Srikantha)也表示,這只是另一場游擊戰爭的開始。他說,與一般戰爭不同,斯里蘭卡的衝突是一場種族衝突,沒有誰是贏家或是輸家,除非解決了種族問題的癥結。

  對斯里蘭卡坦米爾人遭受排擠的弱勢處境,印度表示同情和支持者也大有人在。印度馬德拉斯大學(Mad-ras University)南亞暨東南亞研究所主任蘇亞拉納亞蘭(V. Suryanarayanan) 表示,軍事勝利必須有政治的改革。他說:「遺憾的是,沒有跡象顯示,斯國政府有這種意願。這只會造成戰爭的延長,造成人民更多的痛苦。」 

  代表官方主流思維的「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日前的社論表示,如果能夠終結坦米爾之虎,印度也鬆了口氣,有關印度干預斯里蘭卡種族衝突的歷史也可結束。但社論警告說,依據過往歷史的驗證,僅是軍事終結並不能保證坦米爾之虎不再復出。

  社論說,斯里蘭卡政府軍已完成了任務,坦米爾之虎受到重創,現在有待斯里蘭卡政治領袖出面,提出一套公平合理的政治方案,解決境內坦米爾人的問題。社論指出,斯里蘭卡政府應確保坦米爾人能夠在斯里蘭卡和平生存,並享有應有的法律及政治權力。

  印度共黨全國書記拉加(D Raja)也在「政治人報(The Hindu)」 撰文說,印度中央政府應告訴斯里蘭卡政府,要重視島上坦米爾人的政治權益問題,停止敵視當地與印度坦米爾同種族的坦米爾人。他同時呼籲印度總理曼莫漢,應即刻派遣外交部長穆克吉率同印度的坦米爾政黨代表前往斯里蘭卡,商議解決當地坦米爾人問題。

  美國駐斯里蘭卡大使布萊克也在地方媒體專訪中說:「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其他地方的經驗教導我們,恐怖主義無法被單純的軍警手段擊敗。」他呼籲說,在國家統一的框架內,以及符合斯里蘭卡各族群的願望下,採取政治手段來解決衝突。

  報導說,美國希望斯國政府內的僧伽羅民族主義政黨承諾修憲,讓坦米爾人相信在統一國度裡,會活得更有尊嚴與希望。    斯里蘭卡駐新德里高級專員公署經濟參贊孟迪斯(A. Saj U.Mendis) 也告訴中央社說,斯里蘭卡政府與軍方都誓言殲滅坦米爾之虎,這不僅是叛軍的軍事潰敗,也是叛亂組織的政治終結。他表示,衝突的各方都已厭倦長期的衝突與動亂,政府會謀求永久的解決方案,重視坦米爾人的權益,同時恢復經濟發展。

  但許多分析家相信,斯里蘭卡內戰在傳統軍事戰爭結束後,坦米爾之虎的餘孽極可能重啟當初起家並且擅長的城市游擊與自殺炸彈襲擊活動,製造恐怖氣息,就如同1 月稍早政府軍傳出捷報之後,首都可倫坡至今已發生多起自殺炸彈爆炸事件,造成多人傷亡。

  居住在可倫坡、但經常往來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國際酒品集團帝亞吉歐(Diageo)南亞市場經理拉胡.凱夏普(Rahul Kashyap) 告訴中央社說,政府軍勝利在望,但坦米爾之虎困獸猶鬥的反撲也在預料之中。他表示,斯里蘭卡未來的局勢必須看總統拉賈安帕克薩是否願意化解斯里蘭卡內戰的根本因子,也就是解決坦米爾族人的政治訴求。

  斯里蘭卡原是南亞地區經濟發展可期的國度,投資當地的台商一度多達30餘家,但由於歷史因素和政客錯誤的政策,造成長期的內戰,也使得這顆明珠的光芒難以展現,台商至今僅存二、三家。顯然,斯里蘭卡的永久和平關鍵,在於政府當局是否真正能以公平、開放的態度撫平內戰帶來的創傷?只要傷口沒有撫平,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可言。98010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