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還孩子說真話的權利

Facebook

一個小學6年級的男生在期中考試作文裡記敘了一則愛情故事:《我對她的愛情》。圍繞這篇「驚世駭俗」的作文,學校老師形成了涇渭分明的陣營,一派認為此文0分,另一派認為該得高分。最後校長做主,打出了90分。

這是《錢江晚報》刊登的發生在杭州一個小學的新聞。正如這篇應試作文在學校引發爭論,坊間對這則新聞一時也議論紛紛。很多人為校長的舉動喝采,也有很多人從這篇作文得高分裡看到了不好的示範作用,擔心會加劇青少年早戀和性生活提前的勢頭。

一個朋友9歲的孩子初到加拿大,第一篇英文作文這樣寫:「親愛的凱蒂:你很可愛,我願意和你玩。你的朋友:吉米。」這樣一封簡單的「情書」,加拿大的老師給出了A+。這個小故事,希望能給動不動就從孩子真誠表達出愛意的文字裡看出「淫」的現代道學家,一點點啟發。

在我看來,這篇作文確實如任課老師評價:是有史以來文筆最好的,同時真切反映了孩子的真情實感,給與高分是理所應當。退一步來說,即便作文文筆不佳,甚至存在明顯的行文問題,但僅僅因為說了真話,就應當予以肯定。

人之初,性本真。赤子的性情是高興就笑,不爽便哭,對喜歡的人用親吻表達,對討厭的人扭轉臉去。只是不知道從多大開始,孩子們開始乖巧,學會討好強勢人群,甚至像某些成年人一樣察言觀色、陽奉陰違。這種變化是令人欣喜還是令人擔憂,各人有不同的判斷。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事實教育了孩子,說真話沒好果子吃。

當一個學生寫出的作文被老師認為不夠陽光,不夠正面,不夠「健康」的時候,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拿不到一個好看的分數。一面教導學生要在作文裡寫「真情實感」,一面不能容忍自己看不順眼的言說,用分數修理「異端」;一面把言論自由寫進憲法,一面不明白言論自由天然有說錯話的權利,並時不時「詫異」和「激憤」,給予無情打壓,這算什麼呢?

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分數對學生來講無異於第二生命,尤其是面臨升學和淘汰的關鍵結點。為了分數,為了排名,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跟上大部隊,孩子們被迫接受通行的標準,掩藏起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再有真實表達的能力和意願,甚至不知道如何表達「愛」。於眼前看,這無疑是「聰明」的做法,從長遠看,一群群人格分裂、虛偽矯情的人由此被批量造就。也難怪現在突然冒出來那麼多「精神病」。

一個不會表達愛,但是擅長表達恨的人,是可怕的人;一個說真話需要付出代價,說真話需要勇氣的社會,是一個遠離文明的社會;如《南方週末》1999年新年致辭所說:「真實」有時讓人難堪,但直面真實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實的人群是堅強的人群。未來需要人格健康、胸襟磊落的公民,那麼,請把孩子說真話的權利還給他們,請給率真的孩子打出最高分!杭州這位小學校長作了很好的示範,力挺!

--轉自《大紀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