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金融危機可吸取什麼教訓?

Facebook

中國表示將繼續推動金融市場的改革創新。美國財政部官員說,北京如果因為當前的金融危機而放棄金融市場的改革,將令人遺憾。美國專家鼓勵中國結合自己的國情,積極吸取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

*麥考密克:中國不應放棄金融創新*

中國央行宣佈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零點27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半月之內中國第三次削減利率。與此同時,針對國際媒體報導的中國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因金融市場風險而“暫時延期”的報導,中國證監會負責人出面否認,表示“融資融券工作在正常推進之中。

證券公司的融資融券業務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既定方針,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的這項金融改革措施引起巨大爭議,其中的焦點集中在融資融券業務中的“賣空”交易可能引發的市場風險上。

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戴維.麥考密克在香港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正在當前的金融困境中吸取教訓,並且很願意同中國分享這些教訓。但是麥考密克指出:“如果由於這次市場動蕩,中國的決策人錯誤地放棄對金融創新的追求,將令人感到遺憾。”

*老師和學生的位置應置換?*

2006 年建立的美中經濟戰略對話機制的目標之一,就是美國幫助中國金融體系逐步向完全的市場機制過渡,至少美國官員和大部分學者都是這樣看的。但是目前這場起源於美國,橫掃西方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風暴卻使得西方“老師”的地位顯得有些尷尬。中國一些經濟學家紛紛表示,金融危機的一個主要根源就在於政府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有些專家甚至斷言,“老師”和“學生”的地位應當置換,美國需要向中國政府監管和控制金融體制的模式學習。有些媒體更撰文指出,目前的金融危機標誌著自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本主義的死亡。

華盛頓智囊機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蓋保德指出,這次金融危機教訓沉重,但是它並不像許多發展中經濟體的報導所說得那樣,意味著西方市場為導向的金融體制的破產,相反,金融危機為美國等西方經濟體提供了一個改革和完善現有機制的契機。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在國家監管和自由競爭的認知方面的許多重大進步都是在危機的過程中實現的。通過危機,我們認識到有些方面做得過火,而有些方面還做得不足,所以我們才能糾正失誤。美國、歐洲和日本的金融體制並非十全十美,它們也需要加以完善,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蓋保德:政府監管對中國很重要*

至於西方的金融市場機制和中國的國家監管模式孰優孰劣的問題,蓋保德認為,由於中國的經濟水準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在一個水準線上,因此兩種體制沒有可比性。不過這位著名的中國經濟專家相信,鋻於中國總體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尚處於不發達階段,中國不必忙於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經驗,相反,政府監管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他說:“很顯然,在發展的初期階段,你需要更強大的政府監管的作用,尤其在基礎設施為主的公共項目和戰略部門的投資方面,市場因素不能發展太快,因為中國是在從非常低的起跑線上追趕其他國家的,所以在現有階段,政府監管的作用非常重要。”

*利維:不能停止金融改革*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常駐研究員菲利普.利維則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包括金融體制在內的市場經濟改革一路走來,歷經千難萬險,好不容易發展到今天初具規模的程度。如果北京消極地從美國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停止金融市場的改革,那麼中國取得的成就將半途而廢。

利維說:“金融市場最終要做的無非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經濟資源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市場在這方面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好于政府。不錯,市場難免會犯錯誤,人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但是歸根結底,如果你要促進增長和生產率,市場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中國需要這種機制來重新分配經濟資源。”

說到建立在市場基礎上的資本主義制度,利維堅信,經過不斷調整和完善,它仍然是最好的一种經濟制度。利維指出,過去30年中國所取得的傲人的經濟成就證明瞭這一點,中國人從脫貧到實現溫飽的小康社會,以及未來進入發達階段都離不開這種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經濟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