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辛:從華國鋒的逝世報導看中共喉舌的宣傳手法

Facebook

中文漢語的表述方式,是全球語言文字中最豐富多彩的。比如對死亡的表述,就有多種多樣:故去、逝世、病卒、歸西、歸天、駕返瑤池、一命嗚呼、壽終正寢,等等。從用語中不僅顯示喪事規格,而且寓意褒貶,起著輿論導向作用。上世紀五十年代斯大林逝世,舉世轟動,中共隆重舉哀,如喪考妣;而香港報紙卻有的大字標題為:「史太林中風暴卒」。顯屬不敬,蓋因立場不同使然。蘇聯赫魯曉夫去世時,中國的報導也稱赫魯曉夫「暴卒」!表現幸災樂禍,解恨。及至四人幫的最後一名姚文元去世時,報紙登「姚文元病亡」,溫和得多了。記得蔣介石在台灣去世時,大陸報刊直稱:「蔣介石死了」!不溫不火,有點終於盼到這一天的味道。其實,無論怎麼稱呼,死者已經逝去,褒貶任憑人說。喪事規格也不等於蓋棺論定,因為歷史是人民寫的。康生、謝富治是在文革時期死的,雖然喪事規格極高,最終還難免遺臭萬年!劉少奇當時死無葬身之地,後來還不是給他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看來,講規格,玩文字遊戲,不過是「自我感覺良好」而已。

對華國鋒病逝的報導,中共喉舌新華社只發了89個字(包括標點符號)簡單得不能再減的消息,而且放在報紙頭版的最下角位置,可謂處心積慮矣。報導中不提他得的什麼病,也不講就醫過程和生平簡歷,僅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含糊其辭,吞吞吐吐,欲隱又現,欲蓋彌彰,叫讀者猜不透你是褒還是貶?

倒是中新社的當天電訊稿拾遺補缺,按照新聞要素如實報導了以下內容:

「一九二一年出生的華國鋒是山西交城人,十七歲時投身抗日敵後游擊戰爭,加入中共。曾在家鄉一代擔任縣委書記。一九四九年他隨解放軍南下後長期在湖南湘潭主政,歷任縣委書記,地委書記,直至升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華國鋒調任中央。中共十大後進入政治局,四屆全國人大會議上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多事之秋的一九七六年,在周恩來去世後出任代總理,後由毛澤東提議任總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

毛澤東去世後,面對國家嚴重危機,當年十月他和葉劍英等人對「四人幫」採取斷然措施,結束了「文革」後期的混亂局面。隨後他接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八十年代初,華國鋒淡出政壇,卸任要職,但仍連續四屆被選為中央委員。二十多年來他深居簡出,偶到鄉村走訪。每逢毛澤東的誕辰和忌日,他總是和家人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去年十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上,作為特邀代表在主席台上就座。」應該說,這段敘述還是很客觀的,概括了華氏的一生主要經歷,隱去了他的「凡是派」的劣跡和後來對改革開放的不滿。這也算是「為尊者諱」吧!上述華國鋒的經歷中,沒有提到他在1978年8月以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的身份正式訪問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伊朗等國的外事活動,對後來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所起的積極作用。

儘管如此,在中新社電訊發出後,筆者次日登陸「中新網」搜索該消息時,卻毫無蹤跡,令人不解。這倒起了欲蓋彌彰作用。好在電訊已發,《中國新聞》8月21日版上白紙黑字已有登載。其實,中新社的補充報導,恰好從正面澄清近時海外熱傳的關於華國鋒是「毛的兒子」,以及他已經「退黨」之說。難道說錯了麼?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知曉中共還有過一位華國鋒主席,僅知道三代領導人——毛、鄧、江核心;至於當過一把手的華、胡、趙,則一律被從歷史上抹掉。這比日本修改教科書還厲害。至於把華國鋒同志安排在十七大上露面,不過是一種姿態,以示我黨「尊重」老一輩革命家,而已!人們能看到的卻是華國鋒在大會場打瞌睡的照片。當局究竟是尊敬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呢,還是有意出他的洋相?欺人自欺,掩耳盜鈴,這就是中共喉舌一貫奉行的拙劣手法。

2008/8/22北京

--轉自《新世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