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詠梅:中國金牌後面的黑幕

Facebook

●編者按:本文以大量驚人資料,揭示中國近二十年成為金牌大國的「舉國體制」秘密。用極權手段傾大量財力,不惜傷害運動員的身體,並大量使用禁藥,爭奪金牌,已經在國際上臭不可聞。

對這次北京奧運會,不少人都猜測中國能否取代世界體壇霸主美國,而登上奧運金牌數天下第一的寶座。美國奧委會首席執行官謝爾已這樣說過,面對中國的進取,美國隊已做好了在北京奧運會上丟掉金牌第一大戶的心理準備。

中國自一九八四年首次在洛杉磯參加國際奧運會以來,奪金搶銀的勢頭一直很淩厲,而且進展神速,二○○四年雅典奧運更擠掉國際體壇二哥俄國的位子,得三十二枚金牌,僅比得三十六金的美國榜首少四枚。而這次中國佔主辦東道國之優勢,金牌數目應該會再有進展,甚至超過美國應不足為奇。

體育官員坦承舉國體制起作用

中國能在二十多年時間一躍而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體育競技大國,在國際奧運會上呼風喚雨,是得力於中國特有的一種體育制度││「舉國體制」。中國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在雅典奧運會後不諱言地坦承:「如果沒有『舉國體制』我們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所謂「舉國體制」,中國官方的解釋是,「指國家綜合實力還比較弱的情況下,為了短時間內形成突破,從而採取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攻堅的一種組織制度」,簡言之「舉國體制」是調動全社會資力、物力操練少數菁英運動員,盡最大力量在國際大型競賽中奪取最多的獎牌獎杯。此體制因國家的絕對控制壟斷能力及源源不絕用之不竭的財力,確實能將一個與其實際國力、人民身體素質、體育水準不相符合的國家在很短時間送上國際競技大賽的獎牌高峰。

此體制度為蘇聯五十年代所創建,後為絕大多數共產極權國家所仿效,佼佼者有前蘇聯、前東德、前共黨國家羅馬尼亞等,但蘇東波歷史事變後,碩果僅存者只有中國一國,其餘古巴、北韓蕞爾小國不足為道。

舉國體制這種功利的唯奧運金牌是尚,完全被國家操控壟斷的體育制度,與普世的體育自由精神是相違背的。

中共官方公開承認,這個制度的最高層次就是奧運爭光。如果作一個對比,可以說,中國體育是國家行為,西方體育則是社會行為,中國是官辦體育,西方是民辦體育,中國是菁英競技體育,西方是大眾健身體育。在外國奧委會是民間獨立組織,在中國奧委會與中國總管體育事業的最高官僚機構「中共體育總局」是合二而一,或曰兩個牌子一個班子。

實際上,在多年前中國國內已有不少有識之士對這種實際戕害體育精神的制度進行批判,要求改變。概其大略舉國體制有如下弊端:

鉅額國家資源發展競技體育

第一,國家資源的使用嚴重顛倒輕重,每年花數十億人民幣培養菁英運動員,發展競技體育,而嚴重忽視乃至不顧國民大眾的體育與趣愛好和強身健體的需要。

二○○四年國家審計署披露國家體育總局動用奧運專項資金用於建體育總局職員住宅。當時體育總局出來澄清時,談到體育總局經費說,建體育設施(遍及全國的體校、各省體工隊及其場館)的專項資金和給國家運動員、教練員訓練和比賽備戰奧運、亞運等等的經費由國家財政部直接撥給國家體育總局。顯見在國家體育經費只集中用於國家運動員身上,普羅大眾未分得毫毛。

據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二○○一年之前國家體育總局年預算為四億二千八百萬美元,為了迎接北京奧運,年預算隨後增加到七億一千四百萬美元。據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透露,中國在國際競賽中每贏一枚金牌成本要七百萬美元。有關北京奧運會的成本,外國媒體認為至少在四百億美元以上。

批評者指出,體育總局的經費是納稅人的錢,但全部花在菁英運動員身上,至使全國大眾體育設施嚴重缺乏,使許多熱愛體育但未納入體制的國民望洋興嘆,是對納稅人資源的浪費。

數十萬計的運動員成為犧牲品

第二個弊端是:由於動用全國人力,大量地選拔有運動天份的青少年進行封閉式集訓,但目的只是讓少數體育尖子去爭奪獎牌,結果犧牲了數十萬計運動員的青春,甚至給許多運動員造成終身的傷害,毀了他們的一生。

中國為培養金牌選手採用的是一種人海戰術,從中小學學童中經嚴格體能測驗,挑選有潛能者送到各地體育學校隔絕社會進行封閉式集訓。現全國有三千多所青少年體育學校,近四十萬青少年(年齡最小者只有七、八歲)。然後再從這些青少年運動員中挑選尖子特別集訓培養參與全國與國際體育大賽。

時代雜誌最近到山東訪問了三所體校:青島體校(中國培養奧運選手的重點體校之一)、濰坊體校和魯能乒乓學校。提到一個十四歲的農村姑娘陳雲,在測試了肩寬、腿長和腰圍後被認為有潛力而安排練舉重,一位少年因注意力集中、肩膀寬、視力好而挑選為射箭手,盡管他們在這之前對這些運動所知甚少,也無興趣。而速度快,手眼協調超人則派去練乒乓球。時代雜誌還說,學校的標語和宣傳畫都是強調「為國爭光」。

這三所學校全部為寄宿,魯能乒校學生每週只能與父母相聚兩個星期。學生們每天至少五六個小時訓練,甚至包括晚上。雖然校方告訴時代雜誌記者,學生主要時間是學文化課,課餘才練運動。但記者很驚訝地發現,校園裡看不到一本教科書。有位練賽跑的少年告訴記者,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跑步,就是睡覺。

殘酷的事實是,除了極少數菁英中的菁英,絕大多數這些青少年都奮鬥不到出人頭地為國爭光的一天。而且即使爭過光的但不是明星級運動員下場也可能很悲慘。中國體育報說,百分之八十的運動員退休後因沒有文化,沒有一技之長,謀生艱難,其中很多人還因運動過量而落得一生疾病,甚至成為殘廢,如前中國全國舉重冠軍鄒春蘭的遭遇。

舉重冠軍鄒春蘭的悲劇

吉林體工隊女舉重選手鄒春蘭曾得過全國冠軍,共拿過七枚金牌,並打破過一項世界紀錄,一九九三年退役後,因為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教育程度,只能去當澡堂搓澡工,生活潦倒。而更慘是她十六歲進體工隊後即被安排服用實際為男性荷爾蒙的「大力補」,每天一顆,長達六年,體內男性荷爾蒙呈男性化特徵,後來結了婚,但不能生育。她退役是因為渾身是傷,肌肉沒有彈性,已無法再舉重。鄒春蘭告訴記者,很多退役運動員都有她這樣的經歷。據報中國每年有三千運動員退役。

批評者指出,舉國體制第三個弊端是形成了一個明星運動員、教練和體育官僚三位一體的龐大利益集團。金牌給運動員和教練帶來巨大名利,給體育官僚帶來官運亨通的政績,由此不擇手段追逐金牌的舉國體制,亦成為中國體壇腐敗的觸媒劑。二○○五年中國十屆全運會鬧出大量金牌內定、假賽的醜聞,輿論大嘩,體育界檢討,多數認為是舉國體制倡導的錦標主義起了關鍵作用,至使公民競賽的體育精神蕩然無存。

在檢討中國舉國體制時,有關禁藥的大醜聞至今中國國內媒體不敢觸及。有大量事實證明,中國體育隊在八十、九十年代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女子運動員的飛躍與禁藥醜聞有很大關係。

中國女運動員服禁藥醜聞

中國女子泳隊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一度令人意外地稱霸國際泳壇,使全球為為之震驚。一九九二年的巴塞隆那奧運會中國奪得女子游泳四面金牌五面銀牌一面銅牌。在一九九四年的羅馬游泳世錦賽,女子項目共十六枚金牌,中國七名女金花竟一口氣奪走十二枚,其中還破了好幾項世界紀錄。但崛起很快,跌落也快,因為沒有人相信中國女飛魚是靠自己的實力。在一九九四年隨即舉行的廣島亞運會上,中國選手露出原形,共查出十一人服禁藥,所獲獎牌一律取消,其中包括世界游泳冠軍呂彬、楊愛華。中國大失顏面後自己內部也加強藥檢,曾破世界女子兩千公尺個人混合游泳紀錄的女飛魚吳艷艷也查出服禁藥,而不能參加悉尼奧運會。自廣島禁藥醜聞後,中國游泳女將成績立即一落千丈打回原形。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只獲一金一銀。悉尼奧運中國女泳手未獲一面金牌。雅典奧運會唯一金牌的女泳手羅雪娟公開承認中國游泳隊池子不乾淨。

曾名噪一時的馬家軍田徑隊(遼寧省田徑隊,因教練馬俊仁而稱為馬家軍)在九十年代中期突然產生一批世界級的女子中長跑運動員,多位女子在多項世界大賽中奪魁拿金牌。其中最著名的王軍霞曾在亞特蘭大奧運獲女子五千米金牌。一直有傳聞馬俊仁讓女運動員服補品。二○○○年中國這隻田徑勁旅的多名世界冠軍未選入悉尼奧運的中國代表團名單,有關服用興奮劑的傳言紛紜,但中共當局從未予以澄清。而馬家軍教頭馬俊仁仍然擔任遼寧省體委副主任,仍然負責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直到二○○四年退休,此時馬俊仁已身家千萬元。現普遍認為馬家軍運動員的成績是禁藥催出來的。

另外西方禁藥醜聞一般是運動員個人行為,但在中國則是一種官方行為,其中國家體育官僚機構起了關鍵作用。據鄒春蘭披露,在吉林體工隊的舉重隊,教練讓她們服用大力補,騙她們說是營養藥補身。服後她們身上長體毛,甚至長鬍子,嗓音變粗,教練才說吃的是男性激素,但說對身體無傷害。她們心裡都很恐懼,但也很無奈,只有少數人偷偷將藥扔掉。鄒春蘭說,到比賽前的半個月她們停止服用,然後注射「掩蓋劑」,以蒙過藥檢這一關。

在鄒春蘭披露禁藥內幕後,吉林省的體委還威脅她說,如果她披露內幕,就表明她的金牌都是假的。

中國引進臭名昭著的東德教練

中國女子游泳的突飛猛進是從一九八五年引進著名東德體育醫生魯夫開始。次年中國女泳隊即以脫胎換骨的形象在國際賽事中一舉擊敗亞洲霸主日本隊。

前東德可以說是中國舉國體制的楷模。在其垮臺前東德曾是與美蘇鼎足而立的體育競技大國,長達二十年時間所奪奧運獎牌數量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蘇。其中最顯著的是女子游泳和田徑(後中國運動女選手也因禁藥而一鳴驚人)。德國統一後這個東德神話破解,原來金牌是用禁藥喂出來的。東德當局曾長期系統地讓至少一萬名運動員服食各類禁藥,並對如何有效通過賽事藥檢進行系統研究和實施。禁藥使東德在奧運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運動員猝死和無數運動員終身傷殘,許多女運動員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兩德統一後,受害運動員把東德體育部長和醫學顧問霍普告上法庭,並要求賠償。

據中國大陸方面的報導,這位被中國游泳隊請來的魯道夫醫生帶來的法寶就是高原訓練、血乳酸測驗、還有就是禁藥興奮劑。而兩德統一後,數千東德教練失業,有的被禮聘到中國,成為中國游泳女隊暴發的秘密武器,但也為中國帶來禁藥醜聞。在迄今十年,中國有二十七名女運動員無法通過藥檢,數量超過其他國家總和。

國內出現反舉國體制聲音

實際上中國體育總局至今仍在僱用這些臭名昭著的東德禁藥教練。二○○六年二月中國備戰北京奧運的其中一個主要游泳基地上海東方綠舟訓練基地揭幕,海外發現該基地來自德國的著名游泳水槽教練海格.非福特(HelgaPfeifter)即是前東德著名游泳項目違禁藥物研製專家、東德禁藥科研機構「四一五研究小姐」的主任、東德的游泳隊主教練,本人有興奮劑女王之稱。在東德秘密員警檔案紀錄中,她是中央管理運動藥物計劃的主要成員。東西德合併後她曾被控使用禁藥殘害青少年身體之罪,因身在國外(中國?)而逃過審判。

醜聞百出的十運會後,中國國內曾出現異議聲音,檢討現行體育政策,要求放棄以競技爭錦標獎牌為目的舉國體制,仿照甚他國家體育事業為國民大眾強身健體而服務的政策。但在中國爭取到主辦二○○八年北京奧運後,為奧運爭光,與美國爭金牌霸主已成為中國當局堅定不移的目標,這個畸形的舉國體制反而更加變本力厲地推行,更多的國家資源投放入無底洞的金牌爭霸戰中。

美國時代雜誌說,中國的金牌戰略是將主要資源投放在金牌易取而數量最多的項目中,如舉重、擊劍有十個金牌,划艇有十六面金牌,雖然這些運動非常冷門,與中國大眾的體育運動興趣無關,但投放的資源很多。另外相較西方,中國投放了更多資源給女子運動,因為中國女子運動所獲獎牌比男子多。在雅典奧運中國女子金牌數量佔中國獎牌總數的百分之六十。

中國在二○○二年的亞運會後,提出了一項「一一九工程」計劃,即是要在總金牌一百一十九面(現為一百二十面)的田徑、游泳、水上三大體育項目爭奪金牌,以向世界呈現中國是名符其實的體育強國,而非僅是擅取冷門運動金牌的投機者而已。

這個宏大目標能否實現?要事後才知,但以中國舉國體制的優勢及前東德的教訓,能夠實現並不出奇,但其代價和後果則難預料。

說到底,中國以奧運獎牌為最高宗旨的舉國體制無非是從納粹德國到前蘇聯東歐一脈相承,將體育作為強化統治者意識形態以凝聚人心對外炫耀國力的統治利器而已。在毛澤東時代這個意識形態是共產主義,在今天中國就是民族主義。雖然批評聲四起,認為這樣的體育體制不能繼續下去,但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說,「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在二○○八年奧運會後還能堅持舉國體制」。

--轉自《開放雜誌2008年8月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