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日專電)油價高漲衝擊到全球航運的成本,對於過去二十年來全球貿易蓬勃發展及企業全球佈局都有直接的影響。經濟學者們指出,雖然油價高漲尚不至於令貿易及投資全球化的趨勢逆轉,但許多跨國企業會考慮如何縮短生產線與市場的距離。
根據加拿大投資銀行CIBC World Markets最近公佈的研究報告,一個四十呎貨櫃由上海到美國的航運費用已經由大約十年前的三千美元漲到八千美元,而航運費用高漲程度對於貿易的影響,相當於平均九個百分點的關稅。
「紐約時報」引述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薩克斯的談話指出,距離與貿易成本雖然有影響,目前已是全球化的時代,這個趨勢並不至於反轉。
多位經濟學者及跨國企業負責人也指出,推動國際貿易的因素很多,運輸成本只是其一,企業對於產銷和投資還會考量到匯率、消費者信心、工資、政府規定及管理人才等因素。
受到運輸費用影響較鉅的是厚重的產品及大宗物資,例如鋼鐵。中國輸銷到美國的鋼品就比一年前減少了百分之二十,而美國本地的鋼鐵生產在過去一年也有增加。
最近以來,因為運輸費用大幅提高,在美國一些生產設施投資相對不高的產業,例如傢具、鞋類及玩具,也掌握鄰近市場的優勢而在美國設廠生產。北歐的傢俱大廠Ikea最近就在美國維吉尼亞設廠生產。
美國最大連鎖賣場,包括威名百貨連鎖店及Target,幾乎很難見到美國產製的產品,尤其是大眾消費品。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美國產業過去二十年紛紛把生產線移到生產成本較低的亞洲及中南美洲國家。在運輸費用大幅提高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也許會發現賣場的架子上已出現和進口產品價格相仿的本地製品。
經濟學者們指出,除了油價因素,對於地球暖化的憂心、工業國家擔心產業外移造成失業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及日內瓦貿易談判的破裂,對於全球貿易和投資都有影響。
另外,各國政治環境的轉變對於自由貿易也是考驗。中南美洲國家最近的選舉就反映出全球化帶來的民怨,讓主張保護主義的政黨獲得更多的支持。在美國總統選戰黨內初選期間,民主黨參選人也都提到應重估美國的自由貿易政策。
全球自由貿易的發展面臨諸多考驗,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油價高漲造成的立即效應卻最為明顯。